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业务 > 发布与解读

2018年全盟规模以上工业高效高质发展成果显现

发布时间:2019-01-30 来源:锡盟统计局 翟世超

  2018年,盟委行署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握高质量发展内涵,从稳增长、高效益、创新驱动入手,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生产稳步增长,效益水平大幅度提升,高质量发展成果显现。

  全年我盟28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53.75亿元,同比增长71.1%,增速高于全区平均增速63.6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8%,高于主营业务成本增速4.2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达到11.7%,较同期增加3.9个百分点。

  一、在稳增长的基础上,盈利水平大幅跃升

  (一)县域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改善。2018年,全盟有7个地区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阿旗增长1.6倍、西乌旗增长30.0%、东乌旗增长24.7%、乌拉盖增长19.1%和蓝旗增长9.5%;锡市同比增加利润5.55亿元、多伦同比减亏15.91亿元,7个地区合计增加利润29.83亿元。

  (二)四个行业利润总额突破亿元。2018年,全盟24个规上工业大类行业中有4个行业利润总额超亿元。分别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总额27.01亿元、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20.60亿元、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3.03亿元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5.28亿元。4行业合计实现利润65.91亿元,占全盟规上工业利润比重超过100%。

  (三)超亿元工业企业效益指标大幅增长。2018年,全盟28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70户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亿元,占比24.8%,合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0.62亿元,同比增长18.0%,占全部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85.5%;实现利润51.78亿元,同比增长1.1倍,占全部规上工业利润的93.0%,对规上工业利润增长贡献率超过100%,是拉升全盟规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因素。

  (四)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两位数增长。2018年,全盟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效益水平持续走高,69户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8.30亿元,同比增长15.3%,实现利润31.82亿元,同比增长2.5倍,对规上工业利润增长贡献率超过100%;企业效益质量提升,收入利润率为10.8%,同比增加7.0个百分点;“去库存”进一步发力,产成品占款6.45亿元,同比下降42.9%,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5.0天,同比减少4.6天。

  (五)大中型工业企业效益水平持续走高。2018年,全盟32户大中型工业企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7.36亿元,同比增长16.4%,实现利润36.51亿元,同比增长2.3倍,对规上工业利润增长贡献率超过100%;企业发展质量提升,收入利润率为10.8%,同比增加7.0个百分点;“去库存”进一步发力,产成品占款6.45亿元,同比下降42.9%,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5.0天,同比减少4.6天。

  二、在提效益的基础上,供给侧改革有序推进

  (一)“降成本”、“去库存”效果明显

  一是“降成本”持续发力。随着各项减税降费等减负措施落实,全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降成本”效果显著。2018年,全盟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增速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4.9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三项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12.14元,同比减少1.26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72.12元,同比减少3.40元;收入利润率达到11.7%,处高位运行。

  二是“去库存”成效显现。2018年,全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周转天数为10.0天,较同期缩短2.6天;产成品库存占款20.74亿元,同比下降18.5%。

  (二)重点行业主营业务利润率明显改善

  2018年,全盟规模以上工业重点行业运行良好,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节节攀升,其中有7个行业收入利润率超过10%,同比增加2个行业,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47.8%,有色金属矿采选业37.3%,通用设备制造业25.9%,煤炭开采洗选业18.1%,电热力生产供应业16.8%,纺织服装业13.7%,酒饮料制造业13.7%。

  (三)煤炭开采业激发新活力

  煤炭开采业作为支柱产业,处于绝对主导地位。随着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我盟煤炭开采业在淘汰大量落后产能后,“剩”者为王的优势企业效益质量不断提升。2018年,全盟有18户规模以上煤炭开采业,同比减少9户,收入利润率达到18.1%,较同期增长8.11个百分点,企业获利能力大幅提升;市场进一步打开局面,其中产成品占款1.0亿元,同比下降81.2%,产品周转天数2.2天,同比减少10.4天;成本进一步下降,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55.1元,同比减少4.79元;亏损企业亏损额4.18亿元,同比下降35.9%。

  (四)亏损企业亏损额大幅减少

  2018年全盟282户规上工业企业中有82户亏损,同比减少8户,亏损面为29.1%。亏损企业亏损额24.11亿元,同比下降38.6%;其中大唐多伦煤化工亏损12.31亿元,受财务费用减息影响,同比减亏12.61亿元,成为规上工业利润增加的重要因素

  三、在增产能的基础上,新产业、新动能初现端倪

  (一)新提限企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2018年,我盟新投产并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企业达到7户,就我盟产业发展现状而言,这7户企业均为新产业、新动能或传统产业的升级版。7户企业新增主营业务收入7.12亿元,拉动全盟规上工业收入增长1.5百分点。

  (二)清洁能源行业经济效益持续走高

  清洁能源产业作为我盟地区特色新兴产业,呈稳步发展态势。2018年,全盟46户清洁能源发电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13亿元,同比增长6.2%,实现利润9.41亿元,同比增长11.4%,占规上利润总额的17.5%,对规上工业利润增长贡献率为4.3%。其中39户规模以上风力发电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2.28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利润8.08亿元,同比增长12.5%。

  四、提升工业发展质量与效益的建议措施

  (一)狠抓“高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及今后较长一阶周期内,能源产业仍是我盟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如何发挥资源优势促进传统工业提档升级,并在此基础上加快发展新型新兴产业成为我盟实现高质量发展亟待破冰的问题首先应加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利用传统企业发展新技术新业态的优势,加快落实煤炭黑色有色金属产业精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探索并推进“互联网+制造”模式,打造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增强传统装备制造业活力;其次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新引擎、新动能;再者,鼓励企业科研创新,引导企业新技术引进,以科研创新提升产能质量、提质增效,从根本上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激活企业潜力

  “放管服”改革的核心目的是用政府减权限权和监管改革,换来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释放,其思想内涵和高质量发展是不谋而合的。市场活力释放,必将带来社会创造力的提升,创造力得到发展,高质量发展就会加快脚步。因此要加大力度贯彻落实中央“放管服”改革,对工业企业准入门槛高的行业,要着力破解“准入难”问题,提高企业的参与程度;对发展潜力大的工业企业,要适当放手,让其全力参与市场竞争,提升工业企业自身质量,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对生产困境大、资本运作程度低下的工业企业,要全力帮助企业降低税费负担,加大信贷帮扶措施力度,着力破解“降本增效难”、“融资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