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业务 > 发布与解读

鄂尔多斯市与我盟GDP差距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06-11-14 来源: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鄂尔多斯市的自然资源与开发状况、产业结构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我盟大体相近,特别是GDP总量两盟市基本相当。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鄂尔多斯市经济迅速崛起,全市GDP总量由1990年的全区第八位跃升到2005年的第三位,平均每三年上升一个位次,成为全区发展最快的地区和“中国西部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2004年该市成功挺进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2005年排名又升至第53位。鄂尔多斯市经济的超高速、跨越式发展以及我盟与该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跳跃式扩大,引起了自治区和我盟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提出了学习鄂尔多斯经验,走鄂尔多斯市发展道路的口号。本文拟从我盟与鄂尔多斯市GDP总量、增速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距着手,分析导致差距的主要原因,以便更好的向鄂尔多斯市学习,进一步加快我盟经济发展,如期实现盟委提出的到2010年全盟经济发展达到鄂尔多斯市2005年水平的目标。
         一、GDP差距情况
      (一)总量及分产业差距
2005年,鄂尔多斯市GDP总量达到594.82亿元,(按经济普查结果最终核实数,下同)比我盟同期GDP总量多425.60亿元,为我盟的3.52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0.64亿元,比我盟多7.54亿元,为我盟的1.23倍。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12.45亿元,比我盟多230.44亿元,为我盟的3.81倍。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41.73亿元,比我盟多187.62亿元,为我盟的4.47倍 。两盟市GDP总量差距“八五”期间年均扩大1.88亿元,“九五”期间年均扩大14.17亿元,“十五”期间年均扩大68.94亿元,呈现跨越式扩大态势。

       (二)增幅差距
        从当年价增幅看,2005年鄂尔多斯市GDP总量达到594.82亿元,比1990年增长了39倍,翻了5.25番,平均每2.86年翻一番。15年年均增加38.66亿元,其中“八五”、“九五”和“十五”期间年均增加额分别为6.97亿元、20.07亿元和88.95亿元;而我盟2005年GDP总量为169.22亿元,比1990年仅增长了11.9倍,只翻了3.49番,平均每4.3年翻一番。15年年均增加额仅为10.30亿元,比鄂尔多斯市年均少增加28.36亿元。其中“八五”、“九五”和“十五”期间年均增加额分别为5.10亿元、5.90亿元和20.00亿元。比鄂尔多斯同期分别少增加1.87亿元、14.17亿元和68.95亿元。
从GDP可比价增速看,2005年比1990年,鄂尔多斯市GDP总量增加了15.67倍 ,年均增长20.6%。其中“八五”期间年均增长16.9%,“九五”期间年均增长20.3%,“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4.8%;而我盟2005年比1990年仅增加了4.8倍,年均增速仅为12.4%,比鄂尔多斯市低了8.2个百分点。其中“八五”、“九五”和“十五”期间我盟平均增速分别为11.2%、8.8%和16.5%,比鄂尔多斯市同期年均增速分别低5.7、11.5和8.3个百分点。


      (三)产业结构差距
        2005年,鄂尔多斯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8%、52.5%和40.7%,我盟同期比重则分别为19.9%、47.8%和32.3%。与鄂尔多斯市比较,我盟一产比重高13.1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低4.7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低8.4个百分点,鄂尔多斯市的产业结构明显优于我盟。
从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看,2005年与1990年比较,鄂尔多斯市一产比重下降了41.1个百分点,比我盟多下降了12.8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上升了27.1个百分点,比我盟多上升了11.0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上升了14.0个百分点,比我盟多上升了1.8个百分点。

      (四)行业差距。从两盟市主要行业增加值看,2005年鄂尔多斯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40.64亿元,比我盟同期多7.54亿元,为我盟的1.23倍。工业增加值269.01亿元,比我盟多206.12亿元,为我盟的4.28倍。建筑业增加值43.44亿元,比我盟多24.32亿元,为我盟的2.27倍。运输仓储邮政业、批零贸易业增加值分别为87.49亿元和62.84亿元,比我盟分别多80.46亿元和50.07亿元,分别为我盟的12.45倍和4.92倍。金融保险业和其它行业(GDP构成各行业中除上述行业以外的其它各业)增加值分别为7.59亿元和83.81亿元,比我盟分别多5.54亿元和51.55亿元,分别为我盟的3.70倍和2.60倍。工业、建筑业、运输邮政业、批零贸易业和其它各行业增加值差距十分明显。
2005年两盟市分行业增加值差距情况
单位:亿元

        二、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
       从2005年我盟与鄂尔多斯市分行业增加值差距情况看,差距额最大的行业是工业部门,达206.12亿元,占GDP差距总额425.60亿元的48.4%。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差距额为80.46亿元,占GDP差距总额的18.9%。第三是批零贸易业,差距额为50.07亿元,占GDP差距总额的11.8%。建筑业差距额为24.32亿元,占GDP差距总额的5.7%,居第四位。四个行业增加值差距额合计达360.97亿元,占GDP差距总额的84.8%。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知,我盟与鄂尔多斯市工业部门增加值差距额占GDP差距总量比重近50%,而交通运输业、批零贸易业以及建筑业等行业的发展,又无一不与工业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2005年该市原煤产量达1.53亿吨,天然气产量38.56亿立方米,水泥365.7万吨,铁合金、硅铁和生铁产量78.6万吨,羊绒衫803.2万件等。这些大量的工业产品,在为本行业实现了巨额工业增加值的同时,也为交通运输和批零贸易等行业提供了充足的货源,有力地促进了流通贸易业的发展。同时,该市2005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34.59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1.1%,有效拉动了建筑业增加值的增长。此外,工业部门提供的大量财政收入与就业岗位等,也有力支持了其它各行业的发展以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间接实现了相关行业的增加值。因此,1990年以来,特别是“十五”时期工业经济的迅猛崛起,是推动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与我盟GDP差距不断扩大的最直接和最主要原因。

       三、相应对策措施
       鄂尔多斯市近十几年来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与迅猛崛起,给我们提供了诸多的启示和可借鉴的经验。从尽快做大我盟的GDP总量角度看,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借鉴。
     (一)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从以上分析可知,我盟与鄂尔多斯市GDP总量上的巨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工业增加值上的差距,也就是说突出体现在工业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因此,在“十一五”乃至其后更长一个时期,我们必须象鄂尔多斯那样,牢固树立工业立盟、工业兴盟和工业强盟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按照盟委、行署提出的“全盟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的工作要求,紧紧抓住当前有利于工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与区位优势,大力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工业化促进产业化,形成工业拉动,“三化”互动和三次产业同步增长的良性发展格局,尽快做大工业经济总量。据有关资料测算,到2010年,我盟工业部门直接实现的工业增加值以及由工业直接拉动的建筑业、运输业与批零贸易业等行业增加值合计可达420亿元左右,占全盟GDP总量目标600亿元的70%左右。
      (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有效发挥重点地区的拉动作用。我盟与鄂尔多斯市GDP总量差距,还突出表现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上。2005年,我盟十三个旗县市(区)平均实现GDP总量为13.05亿元,而鄂尔多斯市则平均高达69.66亿元,为我盟的5.3倍。在鄂尔多斯市的八个县级旗市中,当年GDP总量超过50亿元的有6个,其中超过80亿元的有4个,超过100亿元的有2个,总量最小的鄂托克前旗也达到了13.94亿元。GDP总量最大的准格尔旗2005年达到130.82亿元,比我盟除锡林浩特市以外的其它十二个旗县市(区)GDP合计额还多12.03亿元。而我盟GDP总量超过50亿元的仅有锡林浩特一个地区,其余12个地区均在20亿元以下,其中有6个地区在10亿元以下。2005年鄂尔多斯市仅东胜区、达拉特旗、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四个GDP总量超80亿元地区GDP合计额即达437.11亿元,占全市当年GDP总量的73.5%。由此可见县域经济特别是重点旗县市对一个地区GDP总量的贡献及拉动作用之重要。因此,我盟也必须坚持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特别是发展重点旗县市经济,作为进一步加快全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在将鄂尔多斯市2005年经济发展水平作为2010年全盟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将自然资源、经济基础、产业结构以及发展潜力等与鄂尔多斯市有关旗市相似的地区,作为其赶超目标,明确提出到2010年达到或超过鄂尔多斯市有关旗市2005年经济发展特别是GDP总量水平,有针对性的学习他们的经验作法。如锡林浩特市与东胜区,正蓝旗与达拉特旗,准格尔旗与西乌旗以及伊金霍洛旗与东乌旗等。如果我盟以上四个重点旗市GDP总量到2010年能够达到鄂尔多斯市上述四个旗市2005年水平,则其余九个旗县(区)平均只要达到18亿元左右,即可如期实现全盟GDP总量600亿元的目标。
      (三)着力培育打造大企业大集团,努力壮大企业规模实力。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是导致我盟与鄂尔多斯市GDP总量差距不断扩大的另一主要原因。2005年在鄂尔多斯市33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现价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多达56家,占企业总数的16.8%,其中超过10亿元的有7家。而我盟同期21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产值超过亿元的只有14家,仅占全部限上企业数量的6.5%,比鄂尔多斯市低10.3个百分点,其中产值超过10亿元的仅有华油二连公司一家;在批零贸易企业中,2005年鄂尔多斯市商品销售总额(批发额+零售额)超亿元的企业达16家,其中超10亿元的有2家。而我盟同期超亿元的企业仅有中石油锡林郭勒销售分公司1家(不含二连市进出口贸易企业);再从建筑施工企业看,2005年在全区施工产值较大的前50家建筑企业中,鄂尔多斯市占有7家,均位居前三十位。而我盟则只有2家,分别居第43位和第50位。从企业规模实力对GDP总量的贡献作用看,以工业企业为例,2005年鄂尔多斯市33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增加值202.60亿元,户均达6084万元,而我盟215户企业只完成工业增加值53.56亿元,户均仅2491万元,仅为鄂尔多斯市户均水平的40.9%。如果我盟工业企业户均实现增加值达到鄂尔多斯市水平,则2005年全盟规模以上工业所实现的增加值应为130.81亿元,比当年实际完成多出77.25亿元。也就是说当年全盟GDP总量可达到246.46亿元,为实际达到总量水平169.22亿元的1.46倍。如果再考虑到建筑、运输和批零贸易等企业两盟市的规模差距,对全盟GDP总量的影响则更大。因此,我们要认真借鉴鄂尔多斯经验,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科学规划产业布局,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和批零贸易等行业集中培育打造出一大批产值、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超亿元、超十亿元甚至超百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尽快增强壮大企业规模实力,有效推动全盟经济总量上规模、上水平。

附表:
1.2005年鄂尔多斯市与我盟GDP及增加值差距比较表。
2.2005年鄂尔多斯市与我盟GDP主要相关指标差距比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