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大
-
字小
汽车是“改变世界的机器”、推动社会进步的车轮。据国家统计局锡林郭勒调查队数据显示,全盟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家庭每百户汽车拥有量达到51辆、52辆,分别较2012年增长1.1倍、1.3倍。汽车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昔日的遥不可及变成只需首付2万元就能走进寻常百姓家庭,人们的工作生活观念、方式、质量和效率因汽车而发生改变。
为了解掌握全盟汽车销售市场现状,存在问题困难以及制约因素,今年下半年,盟统计局开展了汽车经销商经营状况问卷调查,并实地走访调研了部分企业,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基本情况
此次问卷调查在全盟13个旗县市(区)范围内开展,共访问121个汽车经销商,采取电话访问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调查汽车经销商经营范围、汽车销售类型、销售量、销售影响因素、存在的困难及销售预期等内容。
二、汽车经销商经营状况
(一)八成经销商成立于近八年内
在被调查的全盟121家汽车经销商中,汽车经销商成立于2000年前的仅有2户,占总户数的1.7%;成立于2001-2005年间的有4户,占总户数的3.3%;成立于2006-2010年间的有17户,占总户数的14.0%;成立于2011-2018年间的有98户,占总户数的81.0%。
(二)半数以上经销商以新车销售为主
在被调查的经销商中,新车销售共计66户,占比54.5%。二手车交易经销商55户,占比45.5%,全盟二手车具有一定的市场发展空间。二手车市场的繁荣程度反映着本地区汽车流通领域是否发达成熟的重要标志,越是汽车市场发达的地区,二手车交易越活跃。由于二手车具有购买价格便宜、保值率相对高和车辆磨合无忧等特点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三)10万元以下车型居销售之首
调查数据显示,按主营车型来看,主营5万元以内低端车型的经销商达25.8%, 6-10万元达到25.0%,11-20万元占19.1%,21-30万元占11.3%,31-40万元占7.5%,41-50万元占6.4%。从销售的汽车价位看,5万元以内及6-10万元车型是购车户选购主要车型,10万元以下价位车型占全部的50.8%。
按畅销车型来看, 5万元以内低价车型最为畅销,占36.4%, 6-10万元占32.5%,11-20万元占19.3%,21-30万元占7.0%,31-40万元占1.8%,41-50万占1.8%,51万以上占1.2%。10万元以下车型销售占全部的68.9%。
(四)近七成经销商反映销量下降
调查数据显示,仅有7.4%的经销商对今年的汽车销量持乐观态度,表示较同期有所增长,67.8%的经销商表示销量有所下降,19.0%的经销商表示与同期持平,5.8%的经销商表示不清楚。
(五)贷款、婚前及改善型购车是拉动销售主因
贷款购车具有对消费者资格条件要求不高,还款快捷和灵活的特点,既可缓解消费者经济压力,又增加了资金自由度的优势,成为拉动汽车销售的主要因素,贷款购车占比达到25.2%。其次婚前购车占比达到19.3%。再次改善型购车消费占比达到17.7%。商家促销活动占比达到13.7%,政策补贴占比8.9%。贷款购车、婚前购车和改善型消费购车是购车者的主要消费动因,占全部购车的62.2%。
(六)近四成经销商对预期走势不乐观
调查数据显示,对于明年经营情况的预计,38.0%的经销商表示会比今年差,27.3%的经销商表示会比今年好,23.1%经销商表示和今年一样,11.6%的经销商表示不清楚。
(七)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市场趋于饱和人们购车意愿下降,占比16.4%。二是汽车经销商、代理商不断增加。据盟税务局提供数据显示,2017年末,全盟有汽车销售企业330户,较2012年增加221户,增长2倍,五年间年均增加44户,平均每个旗县市(区)达到25户,汽车行业间竞争日趋激烈,各经销商多采取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无序竞争不可避免,占比15.9%。三是经营成本增大导致利润空间收缩,运输物流按国家要求切换为六位板车,物流成本增加,周转率降低,致使销售数量下降,成本增高占比15.0%。四是库存量高资金积压严重、融资难、人才流失严重和房价上涨挤压购车市场份额四项占比分别为13.1%、12.0%、10.0%和9.6%。
三、影响汽车销售因素分析
(一)汽车拥有量进入相对饱和期
随着居民收入增长,汽车价格走低,加之职工因上班路途延长以及接送子女入托上学等因素影响拉动,城镇居民购车欲望持续增强,城镇居民家庭汽车拥有量在一个阶段快速增长。2017年末,全盟个人汽车保有量26万辆,较2012年增长1.1倍,五年间年均增加2.7万辆。由于汽车属耐用消费品,一般平均使用寿命在8-10年左右,短期内能够更新换代的家庭仅占少数。因此,汽车销售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是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规律。
(二)从外地购车增多导致当地销售分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市场价格的透明,客户足不出户就可掌握各地车辆价格优惠的幅度信息,同时交通的便利,本地车辆销售价格只要稍高于周边地区,客户自然就会选择去外地购车,导致购车客源外流。
(三)消费者购车心态趋于理性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汽车普及率的逐年提高,消费者购车也逐步从追求新款式、高价格而向注重实际需求转变,扎堆购车从众现象明显减少,消费者购车心态趋于理性。
(四)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影响车辆购买力
据盟税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全盟累计入库车辆购置税1.77亿元,同比下降1.84%。自2018年1月1日起,1.6升以下排量用车的车辆购置税税率由上年的7.5%恢复至10%,税率上升加之购车数量趋于饱和,居民购车意愿有所下降。前三季度,全盟申报缴税车辆15178台,较同期减少2288台。税收政策调整一定程度影响居民汽车购买力。
(五)部分车型因不能就地上牌照影响当地销量
个别旗县客户购七座面包车、商务车、四驱越野车、皮卡等车型,不能就地办理牌照,而需到锡林浩特市才能办理,无疑造成部分客户购车成本增加,导致经销商销量下降。
四、应对汽车销售转型之策
(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降低和缓解居民在住房、医疗、养老、教育和就业方面的支出压力,增强百姓购车消费信心,同时在贷款支持上给予便利,刺激带动居民购车消费意愿,使无车户实现购车梦。
(二)引导汽车销售市场合理有序健康发展
政府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统筹考虑本地区人口规模,汽车消费群体消费水平、消费能力等因素,合理规划布局汽车销售网点,使汽车销售网点与市场需求相对称,避免无序发展。
(三)充分看到汽车销售潜在市场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出游欲望不断增强,自驾游势不可挡,居民购车意愿强烈。同时,结婚购车现已成为新组建家庭必配消费品,刚性需求有一定空间。此外,新型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都将为汽车销售带来潜在商机。
(四)建立健全汽车联动服务机制
每一辆车的销售背后,都与金融、保险、车管、城管、维修、配件、美容、加油等多个部门行业与业态相关联。与汽车销售相关联的部门都应从汽车整体发展考虑,切实减轻各环节负担,为购车者提供便利有效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积极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五)积极有效落实相关政策
政府部门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中“促进汽车消费优化升级”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要求,落实好减税、降费、降成本、融资等工作,缓解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压力。
(六)完善规范二手车交易市场
二手车市场是汽车销售市场的重要补充,有利于促进高收入群体购买新车,加快车辆更新换代步伐,同时也能满足低收入群体购车需求。政府要加强二手车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鼓励二手车信贷,简化交易手续,提高验车门槛。让二手车交易更透明、更便捷、更放心。
(七)经销商要转换营销理念
汽车经销商要适应国内汽车市场转型升级态势,了解跟踪掌握百姓汽车需求心理变化,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拓展汽车服务项目,延伸服务产业链,满足不同群体对汽车消费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从质量、价位、服务上做足文章,激活内生动力,赢得市场主动,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赢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