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大
-
字小
2010年,按照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国防科工局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资源清查的通知要求,我盟同步在全盟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盟R&D资源清查,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全盟的R&D经费投入、研发队伍、人员素质等反映一个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数据,较2000年的第一次全盟R&D资源清查有了明显提高,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在各个领域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我盟的科技发展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横向看与其他盟市有着较大差距。纵向看与自身经济的发展很不相称,科技支撑经济的作用十分有限,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一、R&D资源清查结果基本现状
(一)R&D人员情况。据全盟第二次R&D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截止2009年末,全盟研究机构数10个,科技活动人员733人,R&D人员349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186人,占53.3%;女性人员81人,占23.2%。
(二)R&D经费情况。R&D经费投入2471.2万元,R&D经费仅占GDP的0.05%。按经费来源分,政府资金593.8万元,占24.0%;企业资金1877.4万元,占76.0%。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全盟R&D经费支出分布在四个行业,其中农、林、牧、渔业R&D经费支出84.1万元,占3.40%;采矿业1004.5万元,占40.65%;制造业933.6万元,占37.7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449万元,占18.17%。
(三)R&D项目(课题)情况。2009年全盟各类单位共开展R&D项目(课题)18项,参加项目人员全时当量215人年,项目经费2022.2万元。
(四)研究开发机构情况。2009年全盟有各类研究开发机构10个,机构中从事R&D活动的人员201人,其中博士和硕士28人,占13.9%,比全区比重低1.4个百分点。机构经费899.8万元,机构中用于科研的仪器设备原价1733.1万元,其中进口设备52.4万元。
二、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差距
(一)与其他盟市的差距
从各盟市横向对比情况看,我盟无论是R&D人员的数量还是R&D经费投入都与其他盟市有较大差距。
2009年全盟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的R&D人员全时当量299人年,位居全区各盟市第十位。位居全区前三位的盟市分别是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和鄂尔多斯市,R&D人员全时当量分别为10263.5人年、4492.2人年和2557.0人年。
全盟R&D经费投入2471.2万元,仅占全区R&D经费投入总量的0.5%,位居全区各盟市第十一位。R&D经费投入排在全区各盟市前三位的分别是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和呼和浩特市,R&D经费投入分别达到208350.4万元、175209.7万元和67909.3万元。
全盟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为0.05%,比全区水平(0.51%)低0.46个百分点,位居全区各盟市第八位。R&D经费与GDP之比排在全区各盟市前三位的分别是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和呼和浩特市,R&D经费与GDP之比分别达到0.96%、0.81%和0.41%。(详见附表)
2009年各盟市R&D投入情况
地 区 |
R&D人员 全时当量 (人年) |
R&D经费 (万元) |
R&D经费与GDP之比 (%) |
全 区 |
21676 |
520725.9 |
0.53 |
呼和浩特市 |
5356 |
77272.0 |
0.47 |
包 头 市 |
10654 |
193583.0 |
0.89 |
呼伦贝尔市 |
662 |
7480.6 |
0.10 |
兴 安 盟 |
170 |
966.8 |
0.05 |
通 辽 市 |
353 |
2929.3 |
0.03 |
赤 峰 市 |
360 |
3446.4 |
0.04 |
锡林郭勒盟 |
299 |
2471.2 |
0.05 |
乌兰察布市 |
112 |
3297.5 |
0.07 |
鄂尔多斯市 |
2557 |
208350.4 |
0.96 |
巴彦淖尔市 |
364 |
9835.6 |
0.19 |
乌 海 市 |
410 |
6310.0 |
0.20 |
阿 拉善 盟 |
379 |
4783.1 |
0.20 |
从以上观察科技发展水平的三项主要数据指标对比看,我盟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的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投入和R&D经费与GDP之比在全区的排位分列第十位、第十一位和第八位。从排位看出,我盟的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投入、R&D经费与GDP之比在全区12个盟市中都处于后列。这与我盟的经济总量排在第八位、工业增加值排在第六位、固定资产投资额排在第六位、地方财政总收入排在第七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第六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排在第八位不相吻合。对比观察,一方面表明当前我盟的科技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从长远看也反映出科技发展水平的滞后将制约着经济的后续发展。
(二)工业企业投入与其他盟市差距
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主要指标横向对比看,2009年我盟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为1938.1万元,仅占全区工业企业R&D经费的0.5%,排在全区12个盟市的第九位。(详见附表)
按地区分工业R&D经费情况
地 区 |
R&D经费 (万元) |
全 区 |
390612.3 |
呼和浩特市 |
22485.9 |
包 头 市 |
161491.9 |
呼伦贝尔市 |
3671.8 |
兴 安 盟 |
574.6 |
通 辽 市 |
863.8 |
赤 峰 市 |
1842.7 |
锡林郭勒盟 |
1938.1 |
乌兰察布市 |
2457.9 |
鄂尔多斯市 |
177166.1 |
巴彦淖尔市 |
7766.1 |
乌 海 市 |
6092.6 |
阿 拉善 盟 |
4260.8 |
(三)国民经济行业发展不平衡
从国民经济行业看,全盟有R&D经费投入的行业仅涉及4个,分别为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占整个调查的14个国民经济行业的28.6% 。
从有R&D经费投入的4个行业内部看,又主要集中在工业行业,工业行业R&D经费投入1938.1万元,占全盟全部R&D经费投入的78.43%。
从工业行业内部看,工业仅在采矿业和制造业两个行业有R&D经费投入。
数据显示,我盟科技投入所涉及的国民经济行业过于狭窄,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极为有限,将严重制约着我盟经济的后续发展。
(四)旗县市(区)间地域发展不平衡
从全盟13个旗县市(区)的R&D经费投入情况看,除盟府所在地锡林浩特市有R&D经费投入外,其他12个旗县市(区)均无投入,表明我盟科研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且在区域布局上发展不平衡,同时也反映出我盟的科技发展水平仍处于较低的层次,与各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步伐极不相称。
三、加快科技发展的建议
(一)制定规划要兼顾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同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谋划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时,将科技的发展纳入地方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予以通盘考虑,逐步提高科技在国民经济行业中的含量及比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过程中,科技愈来愈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是否可持续的重要标尺就是看这一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因此,我们要把科技先行的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形成全社会重视科技研究、重视科技投入、重视科技人才的良好氛围,实现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科技的持续投入,为经济发展增加后续动力
纵观我盟近七年的经济发展轨迹,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总量、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全区排位有所前移。现在距“十二五”末还有四年的时间,要想进入全区中等行列,不仅仅看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投资规模等主要经济指标的排名,更为重要的是要看有没有科技作后盾、作支撑,是不是可持续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做大做强,归根结底是做强,做强是立根之本。没有科技作支撑的经济发展注定走不远,不会持久,也不会做强。当前,国家大力倡导走创新型国家之路,以科技创新助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因此,“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加大科技的投入,在引进企业的时候,优先引进科技发展水平高,辐射带动性强的企业。政府对在科技自主创新上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发明者、科研带头人要予以重奖。
(三)加快科技人才培养步伐,发挥人才重要作用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特别是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将是我盟今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点,从目前的全盟经济发展来看,我们的发展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居民收入水平在全区位居后位,经济的基础还不牢固,特别是经济的科技含量比较低,且拥有高科技发展水平的企业明显偏少。因此,我们要下气力在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上作文章,这样才能确保我盟的经济在全区实现跨越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