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大
-
字小
“十二五”以来,我盟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提出关于节能降耗工作的总体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节能降耗关系,坚持把节能降耗作为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的重要抓手,在巩固和保持“十一五”节能降耗成果的基础上,坚持抓“大”不放“小”,从规划开始毫不松懈地抓好每一个环节的节能降耗工作,“十二五”期间又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效。
一、能源生产情况
“十二五”以来,在全球能源需求持续疲软的环境影响下,我盟以煤、电、油为主的能源产业也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低迷局面。
(一)原煤产量明显回落
原煤生产增速明显下台阶。我盟22户产煤企业,2011年生产原煤12790万吨,同比增长18.5%;2012年生产14632万吨,同比增长14.4%;2013年生产14116万吨,同比下降3.5%;2014年生产11502万吨,同比下降18.5%;2015年生产8366万吨,同比下降27.3%。五年累计生产原煤61406万吨,较“十一五”累计原煤生产减少424万吨,增幅出现剧烈缩小,由“十二五”初的增长18.5%收缩为“十二五”末的下降27.3%,缩小45.8个百分点。
八个产煤地区原煤产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锡林浩特市五年分别产煤4554、4844、3969、3317和2621万吨,2013年后出现三年连跌,累计产量较“十一五”减产1933万吨。阿巴嘎旗五年分别产煤278、389、417、479和474万吨,生产量走出前底后高又降的轨迹。东苏旗五年分别产煤950、1146、870、758和736万吨,生产总体呈下行态势。东乌旗五年分别产煤574、837、740、710和620万吨,生产呈冲高后一路下行。 西乌旗五年分别产煤4299、5056、4058、4565和3473万吨,生产基本平稳,但2015年产量急速跌落,跌幅达-23.9%。多伦五年分别产煤119、120、123、120和121万吨,生产始终稳定在120万吨上下。乌拉盖五年分别产煤1966、1910、1364、1552和284万吨,生产呈前稳后跌态势,进入2015年几乎呈断崖式下跌,跌幅达-81.7%。八个产煤区增减变动幅度相差较大,但进入“十二五”收官之年却走出一致性步调,呈大幅度回落态势。
(二)原油生产总体处于平稳态势
进入“十二五”以来,五家原油企业走出一度冲高再回落的曲线,年均产量基本稳定在115万吨左右。最高的2014年达到136万吨。其中: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二连分公司五年生产原油393万吨,年均生产78.6万吨。锡林郭勒盟宏博矿业开发有限公司五年生产原油94.5万吨,年均生产18.9万吨。锡林郭勒新锦佳矿业五年产油7.1万吨,年均产油1.42万吨。镶黄旗巴音矿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五年产油33.6万吨,年均产油6.72万吨。陕西榆林康隆能源有限公司东乌珠穆沁旗分公司为2014年新投产企业,两年产油40.5万吨,年均产油20.3万吨。
五年来,石油生产总体稳定,进入“十二五”后两年,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跌跌不休”,我盟原油企业也面临巨大成本压力,特别是非国有原油企业生产大幅下挫,产量步步下行。
(三)发电规模快速增加
目前,我盟发电企业由2011年的22户增加到54户,其中火电增加6户、风电增加15户,光伏发电8户。总装机规模达994万千瓦,其中:火电622万千瓦,风电330万千瓦,光伏发电42万千瓦。上网规模达100%。“十二五”期间累计发电1736.7亿千瓦时,是“十一五”的2.4倍。发电量由2011年的289.1亿千瓦时,增加到2014年的384.9亿千瓦时,增长33.1%。2015年,随着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和环保整治污染企业力度的加大,电力需求市场萎缩,我盟发电企业外供量下降,发电减少至344.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0.4%。
“十二五”期间全盟煤、电、油产量情况表
单位:万吨、亿千瓦时
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困境之中,我盟能源产业还是有所亮点闪现,截止2015年底,我盟清洁能源发电占全部发电总量的近20%。洁净能源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发电比例的不断提高正是我盟深入贯彻“8337”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我盟未来发展的战略步骤之一,更是我盟经济结构扩量提质的基础动作,因此说,意义深远。
二、能源消费情况
“十二五”期间,锡盟能源消费除2012年出现了一次快速增长外,其余均在6.2%以下的中低速增长,其中2014年出现了多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消费总量相应增加
2011年我盟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709.2万吨标准煤,比2010年增长6.7%。2012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836.9万吨标准煤,比2011年增长17.9%。2013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863.3万吨标准煤,比2012增长3.2%。2014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860.3万吨标准煤,比2013年下降0.3%。2015年底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为911.6万吨标煤,同比增长6.0%。
“十二五”期间全盟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情况表
单位:万吨标煤
(二) 主要能源产品消费结构变化情况
长期以来,我盟能源消费一直以煤、电、油为主,五年来,其消费结构出现了一些变化。煤炭消费除2012年同比下降外,其余年份均为正增长。电量消费除2014、2015两年为负增长外,2011—2013年均为正增长。柴油增长变化基本与我盟工业发展变化相一致,特别是与原煤生产波动形成共振。汽油消费五年来一直是正增长态势,基本与私家车保有量变化同步。
五年来,第一产业能源消费基本稳定在10万吨标煤左右,2015年达到12.7万吨标煤,较2010年增长27.0%。第二产业能源消费由“十二五”初期的546万吨标煤增长到2013年的664万吨标煤,2014年随着大唐多伦煤化工停产,减少到624万吨标煤,2015年随着大唐多伦煤化工恢复生产,能源消费量又爬回到660万吨标煤的高位。第三产业能源消费由“十二五”初期的100万吨标煤,增加到2015年的162万吨标煤,增长62%。居民能源消费也在较快增长,由2011年的54万吨标煤增加到2015年的76.5万吨标煤,增长41.7%。
三、单位GDP能耗完成情况
2011年,我盟万元GDP能耗为1.0962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4%,其中: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1.7498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4.8%;万元GDP电耗994.1千瓦时,同比增长0.5%。
2012年,我盟万元GDP能耗为1.1291吨标准煤,同比上升3.0%,其中: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1.9155吨标准煤,同比上升9.5%;万元GDP电耗1047.4千瓦时,同比上升5.4%。
2013年,我盟万元GDP能耗为1.0580吨标准煤,同比下降6.3%,其中: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1.706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0.9%;单位GDP电耗1031.2千瓦时,同比下降1.5%。
2014年,我盟万元GDP能耗为0.9744吨标准煤,同比下降7.9%,其中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1.6745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7.8%;单位GDP电耗1003.6千瓦时,同比下降2.7%。
四、“十二五”末单位GDP能耗完成情况预测
“十二五”自治区下达我盟单位GDP能耗下降总目标任务为15.0%,年均降幅为3.2%。“十二五”前四年我盟单位GDP降耗累计完成总目标的87.7%,剩余12.3%的差度,降低率达到2.5%即可能完成“十二五”降耗目标。经测算,截止2015年底我盟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为911.6万吨标煤,GDP为964.5亿元,单位GDP能耗0.9481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7%,“十二五”节能降耗总目标可顺利完成。
五、建议
“十二五”期间,随着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我盟主要能源生产和消费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主要包括:一是主要能源生产呈现增幅收窄态势。原煤、原油产量逐年下降,火力发电量下滑,清洁电力缓慢攀升。二是全社会能源消费稳中有降,主要能源消费量明显回落。
综合以上新情况,在经济增速放缓期,促进我盟能源产业健康发展尤其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继续坚定不移地将保障能源持续供给作为第一要务,科学引导能源企业稳步扩大生产。在引导企业勘探新矿和新井的同时,更要引导现有能源生产企业走集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有序扩大能源规模,积极蓄势、储备未来经济增长发展需求。
二是全面拓展能源的对外合作,保障能源的调入调出,稳步推进清洁能源的合作进程,切实提高我盟清洁能源的开发技术水平。继续密切监测盟内外主要能源消费和价格变动情况,及时掌握能源供给关系,及早对能源消费总量做出预警预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调控能源消费增长。
三是继续完善清洁电力发展政策,为调整能源结构做好充分的技术储备和政策储备。推进清洁电力关键技术的研发,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逐步克服清洁电力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
四是警惕在当前能源生产和消费增速放缓期忽视节能工作的倾向。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能源消费增速放缓并非预示着节能压力的减轻,相反,是对我盟进一步深化节能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