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大
-
字小
今年以来,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强化“六稳”举措,落实“六保”任务,加大政策调节力度,制定出台了多项支持各类经济主体纾困发展的配套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潜力的释放,全盟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根据盟市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盟生产总值为597.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6%,增幅较上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
一、第一产业降幅收窄
前三季度,全盟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3.99亿元,同比下降0.8%,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2个百分点,下拉GDP增速0.08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是10.7%,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全盟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5.75亿元,同比下降0.7%,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3个百分点。出栏大小畜712.56万头只,其中大畜59.35万头,小畜653.21万只。活畜出栏中,全盟有45家活畜交易市场开市,共交易373.79万头只,同比增加121.07万头只。其中大畜53.32万头,小畜320.47万只。自食餐饮42.09万头只,同比减少9.60万头只。
二、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前三季度,我盟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68.49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较上半年提高4.8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速3.9个百分点,对全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50%,占GDP的比重是44.9%,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分别拉动第二产业和GDP增长4.6、2.1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增长26.0%,较上半年提高15.6个百分点,分别拉动第二产业和GDP增长4.2、1.8个百分点。
三、第三产业回暖加快
前三季度,我盟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65.39亿元,同比下降2.6%,降幅较上半年收窄3.0个百分点,下拉GDP增速1.22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是44.4%,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交通运输为主的传统行业复苏明显加快,降幅较上半年分别收窄6.7、6.8和2.8个百分点。以科技研究技术服务、信息传输软件服务业和金融业为主的新兴服务业增势明显扩大,增速较上半年分别提高9.2、2.1和0.8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全盟经济承受住了疫情冲击,生产生活秩序逐步好转,经济发展稳步向好。下一步应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继续加大政策调节力度,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加快释放消费潜力,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