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大
-
字小
今年以来,我盟经济面临形势错综复杂,改革转型任务艰巨繁重。面对困难和挑战,全盟各地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自觉遵循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从主要数据来看,上半年全盟规上工业表现为“多、稳、增、进、优、高”等六个特点。
多,即企业户数增多。截止6月末,全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86户,比上年同期增加11户,当年新增投产企业2户,有299户开工生产,开工企业同比增加5户,扣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开工率达93.6%。其中规模以上小微企业共计347户,同比增加18户,有264户小微企业开工生产,同比增加17户,扣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开工率达93.9%。
稳,即增速保持稳定。上半年,全盟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82.82亿元,同比增长8.4%,自一季度以来保持了8.4%的中高位增长速度,增速较全区、全国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居各盟市第7位。高于我盟的地区有:呼和浩特市(9.4%);兴安盟(9.1%);包头市和阿拉善盟(8.8%);乌兰察布市和鄂尔多斯市(8.6%)。与我盟并列的为通辽市(8.4%)。低于我盟的地区有:巴彦淖尔市(8.3%);赤峰市和呼伦贝尔市(8.0%);乌海市(5.5%)。
2015年上半年以来各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主要指标情况表
单位:户、亿元
指 标
|
15年上半年
|
15年前三季度
|
15年全年
|
16年一季度
|
16年上半年
|
企业数
|
375
|
381
|
394
|
392
|
386
|
产 值
|
403.65
|
692.29
|
992.46
|
165.58
|
390.07
|
增加值
|
191.34
|
326.22
|
470.92
|
75.51
|
182.82
|
全区各盟市上半年及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速对比图
增,即优势产业均实现增长。上半年,全盟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均实现增长,合计完成增加值171.6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3.86%,同比增长9.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8.5个百分点。其中,冶金工业和化工行业受新建企业拉动及同期基数偏低影响,增速均超20%,分别达25.0%和21.1%,分别拉动规上工业增长4.4个和0.5个百分点;农畜产品加工业较往年提前进入生产期,增速高达15.2%,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3个百分点;建材工业和能源工业部分领域受去产能影响增速相对较低,分别为7.1%和2.7%。
上半年五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完成图
单位:亿元
进,即五大重点任务有力推进。在去产能方面,原煤产量同比下降26.4%,水泥产量下降24.1%。去库存方面,全盟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库存占款同比下降30%以上,自一季度来连续四个月呈下降态势,且降幅逐月扩大;去杠杆方面,全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8.5%,较1-5月下降0.2个百分点。降成本方面,全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3.2元,较1-5月减少1.1元。补短板方面,全盟装备制造业累计完成投资8.98亿元,同比增长1.6倍。
优,即结构优化。上半年,全盟规模以上非煤工业企业达354户,共完成增加值147.03亿元,占全盟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80.4%,比重同比上升3.7个百分点。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同期增长12.4%,高于规上工业增速4.0个百分点,拉动全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个百分点。非煤行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和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等装备制造及先进环保产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50%,居各行业前列。新动力正在形成,工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59.2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15.2%。
高,即非公经济贡献力提高。截止6月末,全盟规上工业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达到311户,同比增加15户。共完成增加值95.49亿元,同比增长17.4%,高于全盟规上工业平均水平9.0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2.2%,同比提高4.7个百分点。非公有制工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98.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8.3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停产面较大
截止6月末,全盟38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87户企业处于停产状态,停产面达22.5%。剔出屠宰加工及热力供应等尚未到生产季的67户企业,目前已有20户企业自年初以来一直处于停产状态,其上年同期产值为12.65亿元,停产企业下拉全盟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3.2个百分点。其中大唐锡林矿业、镶黄旗宝泰矿业、二连蒙高水泥、正镶白旗亿豪矿业及芒来矿业5户停产企业上年度月均产值达到3500万元以上,不仅严重拖拽上半年规上工业增速,也增加了下半年的基数压力。
(二)企业亏损面近三成
6月末,全盟38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达116户,同比增加16户,亏损面达30.1%。亏损企业亏损额达28.5亿元,同比增长14.8%。亏损超千万的企业达18户,同比增加2户。分行业看,煤炭、石油和电力行业亏损额分别达到7.19亿元、4.25亿元和0.41亿元。
(三)多数地区产业结构单一
“一煤独大”、“一电独大”及“一化独大”等现象普遍。锡市、东苏旗、西乌旗和乌拉盖等四个产煤地区自5月份起当月产值大幅下滑,5、6月各地平均降幅均超10%,累计产值均跌至今年最低谷,分别为(-5.6%)、(-21.6)、(-7.5%)和(-37.7%);受华北电网需求量减少影响,上都电厂上半年仅完成产值26.5亿元,同比降幅历史首次高达19.4%,下拉蓝旗规上工业总产值18.6个百分点,致蓝旗上半年产值降幅高达7.8%;大唐多伦煤化工自5月末起因设备检修停产,导致6月当月无产值,影响多伦工业当月总产值26.9个百分点,致多伦上半年产值降幅达4.3%,至此,全盟上半年产值呈下降地区首次达6个,近全盟半成。
(四)原煤合法产能缺口较大
全盟规模以上工业22户原煤企业中,登记公告合法煤矿16户,产能5100万吨/年,按照276个工作日重新核定产能为4284万吨/年,照此核定产能下半年最多可生产原煤729万吨,较上年同期相比,月均将下降80%以上。
三、对策及建议
(一)积极盘活停产、半停产企业
上半年,由于市场、价格以及产能限制等方面影响,部分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针对这些企业,有关部门要深入分析研究,梳理问题,查实原因,积极采取措施,挖掘潜力,强化调度,使其尽早恢复生产。
(二)切实加强运行调度和相关匹配性工作
各地、各部门从各自的目标任务出发,做好与工业经济增长相关的工业用电量和增值税等匹配性指标及支撑性指标的有效调度,提高关联数据间的匹配性。要将进度管理贯穿始终,坚持执行全盟工业经济月调度、季分析制度,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监测,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三)抓好企业提限工作
对拟投产项目及拟提限企业进行全面梳理,实行专人负责制度,指导帮助企业逐项完善提限前置相关手续,确保完成全年15户提限任务,确保提限企业全年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