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大
-
字小
为了解锡盟规上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景气状况,我局从煤炭、石油和电力等20个大类行业中抽取8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了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利用情况及企业订单及用工情况等7大项,涵盖26个中项112个小项的专项调查。现将结果形成报告,供决策参考。
一、企业生产经营的总体情况及对预期的判断
本次抽查的86户企业一季度完成产值占全盟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80.4%。从生产状态看,62户企业正常生产,23户企业半停产,1户企业停产,开工率为72.0%。分别占86户企业总数的72%、27%和1%。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整体预期较好,持乐观态度的企业达到43.0%,较上年四季度调查时的预期值高出11.9个百分点。从重点行业来看,原煤、电力生产行业中状况良好企业的比重分别达到40.0%和75.0%,较上年四季度分别提高10.6个和22.1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原油行业状况堪忧,2/3的企业认为不乐观。
在对本行业二季度运行状况的预判中,43.0%的企业持乐观态度;有45.3%的认为一般;11.6%的认为不乐观。重点行业中,煤炭开采和电力生产分别有35.3%和52.9%持乐观态度,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100%认为一般。
二、影响企业经营的多方面因素
(一)企业生产能力发挥程度欠佳
被调查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率平均约为57%,产能利用率超过80%的只有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饮料制造业和服装制造业3个行业,分别为93.0%、87.0%和80.0%;而石油天然气开采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其它采矿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6个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50%,其中非金属采矿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产能利用率尤其低下,分别仅有20.0%和2.0%。
究其原因:受季节性减产影响的企业占比最多,为60.7%,如农副食品加工业和贵金属矿采选业企业;订单不足影响的企业次之,为50.0%,如有食品制造业和纸制品企业;其他原因有:产品竞争力不足、设备问题、劳动力不足、资金紧张和政策性限产等,占比均较低。
(二)企业盈利状况堪忧
从企业本季度与上季度比较情况来看,仅15.1%的企业盈利有所增加;盈利减少的企业占比为36.0%,其中制造业盈利减少企业占比达48.6%;48.8%的企业盈利基本持平,如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皮革制品业和服装制造业。
导致利润下降的因素中,业务量减少影响最大,占比74.2%,销售价格次之,为19.4%,用工成本影响最小,仅为6.5%,有16.1%的企业认为还有其他影响因素。
(三)部分制造业资金问题凸显
调查中19.8%的企业认为资金紧张,较上季度下降5.4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服装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和化学原料化学制品等行业。
在导致融资困难的原因调查中,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资金周转不畅的占比最高,达到66.7%,贷款门槛高、手续繁杂、条件苛刻占比33.3%,行业限贷、利率过高、抵押不足等原因也一定程度增加了融资难度。
(四)企业缺乏投资动力
从企业投资情况来看,86户调查企业中,73户企业未有投资,占比达84.9%;而有投资的13户企业中多数用于设备改造和扩大生产,仅2户企业用于新产品开发。
企业投资动力不足主要原因是缺乏好的项目,这类原因占47.9%;由于资金不足未能投资的企业占37.0%;选择投资预期不乐观、投资效益低及科技人才不足的企业分别为13.7%、12.3%和5.5%。
对于预期的投资意愿,7.0%的企业选择增加投资,68.6%的企业保平,24.4%的企业表示需压减投资。
(五)企业订单与用工需求增量有限
与2017年四季度对比来看,订货量增加的企业仅有1.2%,持平的有77.9%,减少的有20.9%,其中2.3%的企业出口订单减少。
用工需求量加大的企业仅有5.8%,分布在食品制造、有色金属矿采选、机械制造、电力热力生产供应和饮料制造5个行业。用工需求持平企业占76.7%,主要分布在煤炭开采洗选、饮料制造、纸制品和机械制造等行业。用工需求减小的有17.4%。对于二季度,计划增加用工的企业仅有10.0%,有8.8%的企业计划减少用工。人员流失、工资上涨和招工难是造成企业用工困难的三大主要因素。
(六)企业生产成本压力略有增大
与2017年四季度相比,14.0%的企业生产成本上升,75.6%的企业基本持平,仅10.5%的企业成本下降。本季度企业面临的主要成本压力中,用工成本占比最高,达到21.7%;原料成本次之,为20.1%;环保成本为15.9%;除此之外还有税费成本、能耗成本和物流成本等,占比均不高。
(七)政策覆盖面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落实的效果
调查涉及的7项政策落实的情况中,均有半数左右的企业选择“不具备享受政策资格”,其中创新支持、促外贸增长、简政放权和“一带一路”建设尤为明显,占比分别达到60.5%、56.6%、56.4%和53.2%。覆盖面最广的减税降费政策,无法享受的企业比例也达到了41.7%。宣传力度不够、申请程序复杂和执行力度不够等因素占比较小,均不足10%。
三、对策措施
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状况专项调查来看,资金紧张和产能利用率低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银企对接
在企业的健康运转过程中,资金承担着“血液”的作用。经营活动中,资金回流不畅、存货滞销、成本变化等都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而对于一些小微型企业来说,淡旺季变化这类更小的“风吹草动”都可能波及资金周转。因此,资金紧张是企业运作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及时的资金扶持往往会成为企业的救命稻草。但银行贷款这一最常见的融资渠道却一再把有资金需求的企业“拒之门外”。从调查中来看,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贷款门槛高、行业性限贷和利率过高等因素都让企业对银行贷款“望而却步”。银行方面也有自己的难处,近些年经济下行,导致不良资产逐年累积,银行不得不将风险把控放在第一位。“救急不救穷”的审批放款方式对于微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道无法迈过的门槛,企业方被迫出现了资金链断裂到经营状况差,再到无法贷款,而无贷款支持经营状况更差的恶性循环中。因此政府应加强和鼓励银企对接,打通渠道鼓励银行多深入企业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企业的难处,对企业还款能力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减少由于行业或规模等因素而“一棒子打死”的情况。针对不同企业的经营状况设计对应的贷款产品,从根本上促进银企关系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银行的“血站”作用。
(二)多处着力提升产能利用率
一季度,规上工业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仅57.0%。季节性减产、订单不足、资金紧张和产品竞争力低是制约产能发挥的四大项。
锡盟季节性生产行业较多,如屠宰加工和绒毛等行业。这是导致锡盟规上工业淡旺季明显的主要原因,也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行业的一个必然结果。
一方面,政府应增加宣传力度,利用网络这一普及率极高的交流平台进行营销,提升锡盟工业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寻求新的销货渠道。另一方面,鼓励企业负责人或技术人员外出考察学习,通过向优质产品生产企业“取经”带动技术革新,从而提升工业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同时,也应该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技术型企业的入驻将带来三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带动开采、冶炼等原料导向型行业的发展,从而解决一部分企业的订单问题;二是可以吸引人才流入,刺激消费,无形中解决一部分市场导向型工业企业的订单问题;三是可以加强企业之间的理念、技术和人才互动,从整体上促进锡盟工业产品的革新,提升产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