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当前全盟牲畜收购价格下跌,农牧民牲畜出栏意愿情况,8月19日—8月22日,盟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采取电话访问的方式,针对全盟农牧户进行抽样调查。本次调查按照全盟每个嘎查村抽取10户样本,共抽取样本8490户,其中访问成功3861户。根据调查结果,撰写报告如下。
一、农牧户牲畜出栏意愿调查情况
(一)当前牲畜收购价格。调查显示,截至8月21日,锡盟活羊收购价格平均每斤为5—5.5元,冷库白条羊收购价格平均每斤为13.5—14元。价格均比去年同期每斤降低1元左右。分旗县看,锡盟南部旗县活羊收购价格比北部旗县每斤高出0.5元左右,白条羊收购价格各旗县相差不大。
(二)牧民打贮草形势预期。受今年锡盟大部分旗县草场干旱影响,牧民打草困难。调查显示,全盟仅14.21%的牧民预计打的草够自家牲畜吃,68.45%的牧民认为不够牲畜吃,17.34%的牧民认为草场根本打不了草。
(三)牲畜出栏形势预期。根据调查结果预计,今年全盟羊出栏率约为55.86%,牛出栏率约为35.19%。分旗县看,东乌旗、西乌旗、阿旗等牲畜较多的旗县羊出栏率接近60%,而乌拉盖牧户对牲畜存在惜售的心理,出栏率较低。详细情况见下表。

(四)下一步农牧民对养畜的想法。2015年至今,牲畜收购价格的持续下跌,加上今年旱情严重,锡盟农牧民对今后养殖牲畜有了新的看法。调查显示,42.35%的农牧民下一步打算养牛;21.78%的农牧民打算继续养羊;23.13%打算牛羊都养;12.74%的农牧户已表示放弃养牧。农牧民思路的转变为我盟推进肉牛产业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当前锡盟牲畜出栏存在的问题
(一)农牧民牲畜销售渠道单一。调查显示,53.30%的农牧民计划还是按照往年规律,将牲畜卖给羊贩子;30.69%选择卖给冷库;16.01%选择通过牲畜市场、互联网或自己找销路出售牲畜。今年因冷库收购价格偏低,羊贩子没有利润,造成到牧户家上门收购活畜的羊贩子减少或是有些地方就没有羊贩子收购,大部分活畜卖不出去。
(二)冷库堵库现象严重。牲畜加工初期,收购价格持续走低,引起农牧民恐慌。加上各方对农牧民催款,还有子女入学等多种原因,农牧民急需用钱,纷纷将自家牲畜出栏。造成各家冷库门前若市,装满羊的车辆排队等待。有的牧民等了四、五天了也宰不了羊。
三、当前牧民存在的困难
(一)牛羊价格低,牧民收入低,导致大部分牧民不能按期还清银行贷款,从而借高利贷还银行贷款,高利贷利滚利恶性循环,欠债数额越积越多。各类贷款都是秋后算帐,牧民还不起。牧民算过一笔帐,养350只羊的成本是14万元左右,但现在卖350只羊的收入是8万元左右,亏损6万元左右。
(二)天气干旱,牧民需要购买大量草料过冬,草料价格普遍偏高,而且目前没有购买渠道。牲畜多,草场少,草畜失衡,致使草价爆涨,牧民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将大部分牲畜出栏。
(三)冷库收购标准过高,分等次收购。如收购白条羊(25—30斤)收购价为每斤15元,白条羊(20—25斤)收购价每斤13.2元,部分冷库对20斤以下的白条羊不收购。由于锡盟今年干旱,饲草料不足,导致大部分牲畜达不到冷库标准。加上排队等候屠宰的时间长,牲畜不能进食,致使本来就膘情不好的羔羊还被迫“减肥”,牧民损失进一步加大。
四、几点建议
(一)考虑诸多因素及农牧民意愿,今年锡盟牲畜出栏数量将远大于往年,各级党委政府要将解决农牧民牲畜出栏问题作为当前工作重中之重,合理布局,抢抓牲畜出栏进度。为冷库创造条件,促其开足马力加工牲畜;为各地收购运输活畜车辆开辟“绿色通道”;制定牲畜收购最低保护价格,稳定农牧民情绪。
(二)针对农牧民过冬牲畜饲草严重短缺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提前谋划,积极从盟外调运饲草。同时为了避免饲料价格的上涨,各级政府要提前着手调运饲料。
(三)全盟各级政府尽快协调商业银行,暂缓牧民还贷期限。虽然商业银行目前很难,但为了支持全盟畜牧业的发展,帮助牧民渡过难关,亦或是保护银行自身利益,商业银行也应考虑延缓牧民还贷期限。
(四)各级政府对冷库堵库问题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如加强与各家冷库的协调,按嘎查村分批分牧户出栏加工等方式,避免出现大批量牲畜排队屠宰现象。同时,各地商务、经信等部门加大促销打市场工作力度,以使冷库能正常周转。
(五)各地质监部门加强对冷库及活畜市场的计量工具(电子秤、台秤)进行经常性检查,对利用计量工具坑骗牧民的行为,一经发现从重处理。政府相关部门加强活畜市场管理,对故意刁难牧民、欺侮牧民行为要予以严厉打击。
(六)各级政府协调盟内冷库仍延续往年收购方式,白条羊按统一价格收购,而不是按照白条羊胴体重量分规格收购。
(七)加速推进锡盟肉牛产业化战略实施。多年来,锡盟牧民习惯粗放经营,靠发展牲畜增加收入。而近两年活畜收购价格的持续下跌,已使牧民产生危机感,也意识到过度放牧已无出路。锡盟各级政府要加强肉牛产业化方面的政策宣传,引导牧民转变思路,多养牛早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