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业务 > 发布与解读

无网购,不生活——2018年锡盟消费者网购情况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8-06-11 来源:锡盟统计局 贺瑛瑛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简单、快速、高效的网络购物方式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从一个新鲜事物迅速被人们熟悉而接受,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为全面了解锡盟消费者网购现况,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近期,锡盟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针对全盟消费者网购情况采取电话访问的方式,进行了专项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撰写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在全盟16岁以上人口中随机抽取样本10000个,完成样本2042个。其中,男性1228人,占样本比重60.2%;女性814人,占样本比重39.8%。分年龄段和职业情况见下表。

  二、调查结果简析

  (一)网购群体逐年扩大,呈稳定上升趋势

  调查显示:有 54.2%的受访群众从网上购买过物品,较去年和前年分别提高3.8个和9.5个百分点。其中,女性是网络购物的活跃群体,购物占比为60.2%,较男性高10个百分点,与去年和前年相比,网购群体的性别结构较为稳定。在没有网购经历的群体中,有39.1%的消费者下一步有或正在考虑从网上购物的打算。

  ——分年龄来看,中青年是参与网购的主力军。网购用户年龄最集中在16-24岁、25 -35岁和36-45岁,占比分别为90%、85.8%和65%;其次为46-60岁和60岁以上,占比分别为34.8%和6.8%。特别是大龄人群网购参与度有所上升,较去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

  ——分职业来看,学生、企业人员和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是网络购物的主要群体,购物率分别占88.9%、80.3%和79.0%。其次为个体户、其他人员、农牧民和离退休人员,详细情况见下表。

  (二)网购消费额呈小额消费群体扩大、大额消费群体缩小的趋势,人均消费较去年有所下降,说明消费者网购消费逐渐理性回归

  调查结果显示,锡盟人均网购支出为1745元,较去年减少了195元。从支出区间看,年网购金额在1000-2000元的区间分布最多,为23.4%,较去年提高3.1个百分点;500元以下的占16.6%,较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500-1000元的占21.7%,较去年提高3.9个百分点;2000-5000元的占21.3%,较去年下降2.9个百分点;5000-10000元的占9.2%,较去年下降1.6个百分点;10000元以上的占7.8%,较去年下降3.6个百分点。

  ——分年龄来看。调查结果显示,年消费在1000元以下的,青少年和中老年群体居多,其中,60岁以上的占52.6%;青壮年消费则主要分布在1000-20000元之间。其中,25-35岁占该网购群体的69.4%,且该年龄段花费在10000元以上的高达10.3%,详细情况见下表。

  ——分职业来看。农牧民和离退休人员年消费在500元以下者居多,占比分别为35.9%和33.3%;学生年消费在500-1000元之间者居多,占比为31.3%;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年消费在1000-2000元之间者居多,占比为28.1%;企业人员网购年消费在2000-10000元之间者居多,占比为44%,详细情况见下表。

  (三)近年来,消费者对网络购物的认知越来越全面,更加注重商品品质以及购物体验,在下单前会进行充分思考与比较,不会因为各种大促而冲动消费

  调查结果显示,年网购消费占生活总支出20%以上的群体占总数的38.2%,较去年下降4.5个百分点。分职业看,学生、企业人员和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年网购消费占总消费比重超过20%的分别占总数的53.1%、48.5%和44.7%。农牧民相对较少,为26.2%。分年龄段看,16-24岁、25-35岁两个年龄段网购群体中,年网购消费占总消费比重超过20%的分别为54%和45.6%。其他分别为36-45岁(32.7%)、60岁以上(31.6%)和45-60岁(28%)。

  (四)锡盟消费者更倾向于有计划的购物方式

  调查显示,网购者购买商品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服装鞋帽类、生活日用百货类和儿童用品及玩具类,占比分别为47.1%、39.6%和24.7%。分男女比例看,服装鞋帽、家用电器、办公用品、医疗医药和装潢材料购买力相差不大。女性网购用户中,生活日用品、家具摆设、食品、化妆、书刊和儿童用品比男性分别高出6.5个、3.5个、3.9个、11.7个、9.5个和5.9个百分点;男性网购用户中,通讯数码产品和体育用品比女性高出3.7个和3.9个百分点。从消费习惯可以看出,男性消费更偏向数码家电和体育用品,女性则更“爱吃、爱美、爱看书”。

  (五)锡盟网购群体对网购商品质量满意度为63.7%,较去年和前年分别提升0.5个和2个百分点

  其中,认为质量好的占网购群体比重为16.4%,质量较好的占25.3%,质量一般的占54.2%,质量差的占4.2%。

  (六)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壮大,物流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近年来,物流配送服务较为方便快捷,服务品质不断提升,老百姓满意度较高。数据显示 ,锡盟网购群体对物流配送服务满意度达到93.9%。其中,60.9%的群众认为满意,33%的群众认为比较满意,5.9%的群众表示不满意,0.2%的群众表示不清楚。

  (七)网上购物方便快捷,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物品,相比较传统的实体店,网上商品的价格更便宜,选择种类更为多样化,这些都是消费者选择网购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有48.3%的网购群众认为网购省时省力,47.9%的消费者认为网上东西品种齐全,39.1%的消费者认为网上商品更便宜,详细情况见下表。

  (八)消费者没有参与网购的原因

  数据显示,因为不会使用电子设备、不习惯使用和家里上网不方便而造成没有网购的排在前三位,分别为75.4%、29.3%和20.7%。从年龄段来看,60岁以上不会使用电子设备的占比最高,为95.43%。

  三、存在的问题

  “没人上街,不一定没人逛街”,这句广告语生动地向人们描绘了网购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然而,网民在享受网上购物快速与便捷的同时,也要面临着网购带来的困扰。数据显示,有22.3%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在网络购物中受过侵害,主要认为售后服务和商品质量较差,投诉无门。

  (一)部分商家出售假冒伪劣商品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网购商品质量满意度不是很高,特别是有部分消费者认为网购商品质量差或者根本就是假货。网络购物是互联网提供购物平台,网购时消费者看不见实际物品,只能通过图片和卖家宣传来了解商品信息,部分卖家夸大其词、虚假宣传,商品质量难以保证。

  (二)购买商品发货不及时

  由于网络购物是一种远程交易,它是交易双方通过网络信息的传递达成的购买协议。购买者通过先付款的方式对商品下订单,卖家需要在48小时内发货。但是如果卖家暂时没有库存,不能及时发货,造成消费者等待时间过长。

  (三)网购物流问题存在问题

  由于快递在运送过程中,商家和消费者无法对商品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导致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商品损坏责任不易界定。如果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在运输过程中丢失,快递公司只承担五倍邮资的赔偿价格,类似规定对消费者不公。

  (四)网购账号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一些虚假购物网站以各类低价速购、瞬间秒杀等购物网址骗取用户输入支付宝账户、密码乃至网银账号、口令卡等,这些钓鱼网站的出现大大损伤了消费者的利益,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五)网购存在售后维权难的风险

  消费者在网购商品时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部分商家便会百般推诿,不予解决。由于网络地域的不确定性,消费者在遇到网购纠纷时,会面临取证难、举证难、维权更难等问题。

  (六)个人隐私被泄露的风险

  消费者想要进行网上购物,首先要在相应的购物网站注册成为网站的会员,在注册账号的时候都要填写一定的个人信息,比如通讯方式及银行卡账号等个人资料。虽然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让我们比较放心的程度,但是一些电脑黑客高手还是会通过一定的手段得到我们的个人信息,使用非法手段对我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四、几点建议

  对于网上购物的种种问题,不同的问题都有其产生的引发原因,所以针对网上购物的应对措施不能盲目的以偏盖全,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寻找解决方案。

  (一)合理网购,理性消费

  消费者应该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在进行产品消费过程中,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不依赖任何惯性或心理上的因素,不形成攀比消费等盲目行为,对消费过程能够准确认知和预测,合理网购,理性消费。

  (二)选择信誉度高的商家以确保商品质量

  网购之前认真选择专业购物网站,核实该网站是否具有管理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书,避开山寨购物网站。在选购商品时,认真查看商品描述、阅读交易规则和网友评价,不要被不合理的低价或所谓的“大促”所诱惑。

  (三)大力发展物流行业,提升物流行业的整体水平

  物流行业的发展虽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各大物流快递公司应该加强管理,更好地为网络购物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四)加强互联网诚信的建设 

  减少网络购物中的诈骗现象,对于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增强网络购物的安全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电商的监管,避免电商出售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同时加强对电商售后服务体系的监管,监督落实网购七日无理由退货制度,确保消费者权益受到保护。保护消费者的信息安全,大力打击盗取和出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 

  (五)进一步健全网络交易监管工作保障机制

  加快建立与网络交易任务监管相匹配的监管执法队伍,围绕网络交易相关法律法规运用和电子取证、网监平台应用等技术的培训,不断提升网络交易监管的综合能力,履行好监管职责。同时,要建立协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共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六)提高互联网在农村牧区的覆盖率,搭建农畜产品电商平台

  目前,全盟仅二成多农牧民参与过网购,参与率较低。从受访者反馈结果来看,因不会使用互联网、家里上网不方便和不习惯使用是农牧民没有网购的主要原因,分别占41.5%、17.3%和12.8%。分职业看,农牧民因家里上网不方便而没有网购在所有职业中占比最高。因此,各级政府今后要在提高农村牧区的互联网覆盖率方面多做文章,并为农牧民搭建农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创造有利条件。        

   联系电话:0479-1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