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业务 > 发布与解读

2012年锡林郭勒盟妇女发展规划监测统计报告

发布时间:2013-06-25 来源:锡盟统计局服务业科
 

 

2012年,全盟经济社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妇女事业发展状况呈现良好态势。

一、监测指标完成情况

(一)妇女事业发展环境

2012年,全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9392元,比上年增长1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08元,比上年增长14.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925元,比上年增长16.8%;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21407万元,比上年增长21.2%;医疗卫生经费支出149349万元,比上年增长23.4%,其中妇幼保健经费支出6214万元,比上年增长26.0%。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财政支出进一步向教育、卫生等领域倾斜,妇女事业发展环境不断得到优化,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二)妇女卫生保健

1. 农村牧区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资金全部纳入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体系。为提高住院分娩率,农村牧区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均由定点医疗机构或妇幼保健所垫支。2012年,全盟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73%,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农村牧区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继续保持了上年100.0%的水平。但农村牧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和非住院新法接生率仍有波动,分别较上年降低0.09个百分点和0.12个百分点。

2. 加强了对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孕产妇死亡率继续保持了较低水平。2012年,全盟孕产妇死亡2例。

3. 流动孕产妇全部纳入社区孕产妇管理体系,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又有提高。2012年,全盟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1.61%,比上年提高1.30个百分点。

4. 采取了预防母婴艾滋病传播干预措施,当年没有报告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病例。

5. 进一步加强了婚前医学检查。2012年,全盟婚前医学检查率达86.91%,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

6. 妇女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权有效得到保障。2012年,全盟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达87.55%,与上年基本持平。

(三)教育

1. 学前教育取得积极进展。2012年,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年内在旗县市(区)所在地新建幼儿园7所,改扩建幼儿园4所,已全部投入使用。积极开展了幼儿园晋级评估认定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全盟在园幼儿20067人,比上年增长11.7%;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69.94%,比上年提高4.68个百分点。

2.义务教育得到均衡发展。2012年,进一步加强对义务教育教学的管理和指导,积极推进义务教育课改工作。全盟全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100.0%,与上年持平;小学五年巩固率达94.60%,比上年降低4.08个百分点;特殊教育在校学生数349人,比上年增长46.0%

3. 防流控辍工作进一步加强。通过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教育管理等措施,基本做到了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2012年,全盟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6.03%,比上年降低0.27个百分点;初中三年巩固率达95.13%,比上年降低0.67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9.33%,比上年降低0.62个百分点。

4.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工作稳步推进。进一步完善了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办法,细化了招生录取工作。2012年,全盟中考报名10161人,占初中毕业生93.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7.97%,比上年提高0.37个百分点。

5. 助学工作扎实开展。2012年,全盟落实各级各类助学资金13151万元。其中盟旗投入8237.3万元,341227人次学生受助。年内在蒙语授课全额补助的基础上又对汉语授课学前教育实行补助保育费、管理费政策,每人每年补助1200元。全盟整体实现了公办教育15年免费、民办教育全员助学水平。 

(四)就业与社会保障

1. 妇女就业水平进一步提高。2012年,全盟女性从业人员达23.6万人,比上年增长4.4%。其中城镇单位女性从业人员5.0万人,比上年增长8.7%;女性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562人,比上年下降17.2%

2. 妇女养老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2012年全盟将国家级试点城镇居民与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合并实施,统一实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2012,全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女性参保人数42085人,比上年增长5.5%;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女性参保人数21195人,比上年增长70.8%。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女性参保人数104632人,比上年增长1.02倍。

3. 妇女医疗保险待遇水平进一步提高。2012年,医疗费报销比例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慢性病病种报销种类扩大到15种。2012年,全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女性参保人数81123人,比上年增长18.1%

4. 工伤、生育保险水平进一步提高。2012年,工伤保险覆盖范围扩展到各类企业及其职工。全盟工伤保险女性参保人数35906人,比上年增长1.10倍;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人员全部纳入生育保险范围,生育保险女性参保人数40270人,比上年增长1.3%

5. 失业保险待遇综合水平进一步提高。2012年,全盟女性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0291人,比上年增长5.2%

(五)社会服务

1. 贫困女性进一步减少。随着女性就业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低保女性进一步减少。2012年,全盟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女性人数16781人,比上年下降4.3%;农村牧区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女性人数27679人,比上年下降0.02%

2. 农村牧区妇女参与社会事务管理人数进一步增加。2012年,全盟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重为24.75%,比上年提高3.05个百分点。

3. 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更加便民利民。2012年,全盟城镇社区服务设施达271个,比上年增长11.5%;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数达211个,基本与上年持平。便民利民服务网点和社区服务设施的改善,为城镇社区居民创造了较为完善的生活及文化娱乐服务条件。

(六)妇女参政议政

2012年,全盟各级党组织以优化班子结构、增强班子功能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女干部选拔配备力度,使全盟各级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稳步上升。通过领导班子换届,地级政协女委员比例达26.2%,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地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女干部均配备1人,与上年持平;县级党委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达100%,与上年持平;县级政府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达100.0%,比上年提高8.0个百分点;乡级党委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达90.14%,比上年下降6.41个百分点;乡级政府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达92.96%,比上年提高8.48个百分点。

(七)法律保护

2012年,全盟公安机关重点开展了社会治安集中整治和打击拐卖妇女犯罪专项行动,强奸、拐卖妇女、强迫容留妇女卖淫等案件破案率明显提高。破获强奸案件47起,比上年增长38.2%;破获拐卖妇女案件30起,比上年增长14.0倍;破获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妇女卖淫案8起,比上年增长1.0倍。全盟受暴妇女儿童救助庇护机构12个,各级妇联接待处理的妇女来信来访家庭暴力案件,已全部处理结案。救助庇护妇女儿童19人次,比上年下降13.6%

(八)社会生活环境

1. 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稳步推进。2012年,全盟共完成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资6136万元,新打水源井422眼,铺设管道192公里,建自来水工程45处,发放家用改水设备1107套,解决了2.0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有1.13万人安装了自来水,全盟农村牧区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重达60.38%,比上年提高1.96个百分点。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54.26%,比上年提高2.87个百分点;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7.57%,比上年提高0.74个百分点。

2. 城镇居民居住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全盟各地围绕创建宜居城市,不断加大对城镇园林绿化的资金投入。2012年,各旗县市(区)城镇园林绿化完成投资5.5亿元,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3442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20.37%,比上年提高3.55个百分点。全盟污水处理厂由上年的2座增加到7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5万立方米/日。全年污水处理量达148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42万立方米,增长1.01倍;城市污水处理率达60.63%,比上年提高14.46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55.32%,比上年提高7.8个百分点,城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水利建设资金不足。我盟地广人稀,牧民居住分散,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大部分水利建设资金需要地方解决。由于地方财政负担较重,影响到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牧区饮水卫生状况得不到有效改善。建议在积极争取提高国家投资比例的基础上,将涉农涉牧资金捆绑使用,解决配套资金缺口问题,以改善农牧民饮水卫生状况。

(二)加强人口动态管理。随着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对低保对象变化情况管理难度增大。建议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动态管理机制,及时办理低保金停发、减发或增发手续,真正形成保障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

(三)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重有待提高。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重偏低。建议进一步为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创造条件,确保女性在村(居)委会中占有一定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