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大
-
字小
2018年,我盟扎实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全盟农村牧区生产条件逐年改善
锡盟农村基层组织现有61个乡镇,846个行政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年改善提高,自来水受益村351个,较去年增长17.8%;通有线电视村295个,增长49%;通宽带村数245个,增长1.3倍。全盟通有线电视的村和通宽带的村增幅较为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太旗和多伦县农村地区,2018年实现了村村通光纤宽带,付费后可以看有线电视的同时免费上网娱乐。全盟乡村户数15.7万户,乡村人口47.8万人。乡村从业人员有29.9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25.5万人(从事农业10.8万人、从事牧业14.6万人)、工业0.4万人、建筑业0.9万人、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0.4万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0.01万人、批发与零售业0.7万人、住宿和餐饮业1万人、其他行业0.9万人。
二、全盟农牧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一)农林牧渔增加值稳步增长,位列12个盟市第二位。全盟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4亿元,可比价增速达5.4%,比全区3.2%的平均增速高2.2个百分点,位列12个盟市第二位。
(二)经济作物种植结构呈现新亮点。全盟大力发展“蒙中草药”产业,引导扶持种植户、合作社及企业发展“药草兼用、药花兼用、药食同源”的“蒙中草药”产业,2018年全盟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93万亩,增长44.3%;2018年太旗糖厂的建成拉动了附近农民种植糖料的积极性,糖料种植面积达到3.88万亩,较上年同期增长7.2倍,产量达到11.64万吨,同比增长7.6倍。全盟着力发展特色种植业,优化经济作物种植结构,提高农牧民收入的,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
(三)主要农作物总产量增势良好。一是粮食总产量稳定。锡盟粮食作物产量37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二是油料作物产量3.44万吨,增幅55.4%。三是甜菜总产量11.64万吨,增长7.6倍。四是蔬菜总产量为49.83万吨,比上年增长0.4%。五是瓜类总产量1.31万吨,增长65.2%。
(四)畜牧业结构调整、存栏状态优化。2018年牧业年度,全盟牲畜头数1365.76万头只,同比减少94.4万头只,下降6.5%。其中:大牲畜和羊存栏1358.86万头只,同比减少94.3万头只,下降6.5%,其中:牛存栏161.58万头,同比增加22.6万头,增长16.2%;猪存栏6.9万口,同比减少0.15万口,下降2.1%。
(五)主要畜禽产品产量增幅较为明显。2018年全盟猪出栏11.3万口,同比增长12%,猪肉产量9037吨,同比增长2.9%;牛出栏75.4万头,同比增长14.3%,牛肉产量12.8万吨,同比增长9%;羊出栏969.3万只,同比增长13.1%,羊肉产量16.1万吨,同比增长8.5%;活家禽出栏43.2万只,同比减少27.9%,禽肉产量761吨,下降30%,禽蛋产量6047吨,增长18%;牛奶产量61.2万吨,增长23%。
(六)农牧民可支配收入继续增长。2018年锡盟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6元,同比增长9.8%,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总量比全国平均水平的14617元高1089元,比全区平均水平的13803元高1903元,在全区各盟市中居第7位。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的8.8%高1.0个百分点,比全区平均水平9.7%高0.1个百分点,在全区各盟市中,与通辽市并列第3位。
三、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我盟农牧业生产受气候影响较大,特别是旱情,不但影响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还影响牲畜用草料的供给。所以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切实解决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现代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牧业防灾抗灾能力。增强农牧业发展后劲,为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快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近年来,农村牧区主要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仅仅依靠原有的家庭承包经营为主体的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已经不能更好地适应农牧业生产发展要求,因此亟须构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首先要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草原确权承包工作,为促进土地草牧场有序流转奠定坚实基础。落实好已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
(三)切实提高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大农牧业产业化引资,积极引进综合实力强、带动能力强的域外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来我盟投资发展。引导龙头企业通过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和订单农业等形式,与农牧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优势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以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质为中心,积极开展品牌创建,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进程。
(四)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现代畜牧业。锡盟畜牧业大规模养殖程度仍需加强,目前存在现代化养殖规模小、分散饲养多、生产效率不高,对市场和价格等信息变化反应滞后,承担市场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转变生产方式,妥善解决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的矛盾。推动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转变,引导畜牧业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才能不断提高畜牧业现代化水平。
(五)加快饲料工业发展。锡盟地区蛋白质饲料原料加工业发展缓慢,饲料仍以天然牧草、耕地内牧草、青储饲料为主。2018年,全盟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比去年下降1.7%。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饲料安全是畜产品安全的保障。发展畜牧业,饲料须先行。加快畜牧业发展,必须广辟饲料来源,加快饲料工业发展,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生产体系。
(六)专业合作社建设力度仍需加强。从目前锡盟合作社情况看,大部分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社能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大,还不够理想,并存在缺人才、缺资金、内部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等问题。建议加大专业合作社建设和规范力度,使专业合作社能真正发挥引领带头作用,进一步组织起广大农民主体作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