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大
-
字小
2021年,锡盟统计局高度重视服务业统计工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稳进、落实、提升”为工作导向,以提高数据质量为中心,注重统计数据审核,推动服务业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扎实推进重点工作,稳中向好进中提质
(一)加强统计监测,保障直报质量
多方式强化审核,全年对6套专业报表加大各项指标审核力度,定期通过平台跟踪查询网报进度、实时监控数据变化,加强数据关联性、逻辑性、趋势性审核,做到即报即审,保障基础数据质量,全力做好联网直报数据监测、审核、查询等工作,为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丰富写作内容,注重信息质量
研读优秀分析信息,学习创新写作手法,总结经验,丰富内容,质量意识、精品意识明显增强。在把握好信息工作“及时、准确、全面、适用”等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紧跟形势、关注热点,及时报送对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切实提高信息的针对性、时效性。2021年,共撰写信息快报、领导参阅15篇,向行署、盟委信息网上报信息107条。
(三)规范台账管理,巩固数据质量
为推广企业在统计报表过程中对电子台账的使用,切实推进先有台账后有报表的填报规范化,提高易错指标上报准确率,共分三批次对全盟72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开展电子台账收集工作,将企业台账与报表数据逐一进行差异比对,并指导企业修正错误数据。
二、全力配合落地落实,强基固本夯实基础
(一)上下协调配合,核查全面覆盖
按照自治区统计局服务业处印发的《内蒙古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办法(试行)》相关要求,我局统筹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制定了全盟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工作方案,与旗县市(区)统计专业人员上下联动、积极配合,采取实地走访的核查方式,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业务活动构成,收集查阅企业营业执照、利润表等相关资料,认真填写服务业企业数据质量核查记录表。2021年核查服务业企业和事业单位共190家,其中规上服务业企业53家,规下企业52家,事业单位85家,实现了全年核查旗县(市、区)全覆盖。
(二)抓好跟踪落实,助推企业升规
2021年,结合区局服务业摸底入库工作,先后5次对全盟重点监测企业和税务部门疑似达标的服务业企业进行了重点核实,筛选出10家服务业企业作为2022年纳统企业,提限纳统企业数量居全区第四位。并对全盟核准新纳入“一套表”联网直报的10家服务业企业的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企业填报过程中涉及的常见问题提供业务指导,帮助企业能够顺利进行联网直报操作。
(三)加强业务培训,夯实基层基础
2021年共参加全国、全区服务业专业视频培训会6次,围绕企业一套表统计联网直报系统操作方法、统计报表时间节点、统计指标涵义和取数口径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和指导,切实提高源头数据质量,确保统计数据及时、准确上报。盟旗两级全年面向调查单位开展业务培训20次,针对各企业存在的问题,对企业统计人员进行详细地讲解指导,对规范企业统计基础工作和提高数据质量提出具体要求。
(四)聚焦企业诉求,延伸调研深度
为及时了解我盟服务业企业生产经营等情况,摸清企业面临的难点问题,我局扎实开展服务业企业问卷调查工作。2021年,通过电话访问等方式共开展10次专题调研,调研领域涵盖老年人消费、中小微企业融资、劳务派遣、减税降费、互联网+义务教育、口岸发展等方面。撰写10余篇调研分析报告,其中全区3个盟市围绕自治区口岸发展建设情况开展联合课题调研,我局上报的题为《锡盟口岸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的调研报告经区局合稿被国家统计局内网、每日调查及自治区党办和政办采用。
三、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一)加大指导力度,提升业务水平
进一步夯实统计基层基础,提升统计服务水平,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不断加大对基层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指导力度,稳步提高盟、旗两级统筹组织协调和统计业务能力。针对部分统计调查单位人员不稳定的特点,做好新增和更换统计人员单位“一对一”业务指导,进一步提高企业统计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基层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顺利组织实施,为数据的准确性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预测预警,提升分析精度
加强调查研究和预测预警,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一是精心选题,聚焦经济热点,及时报送反映本专业经济领域的新趋势、新情况和新问题,有情况早知道、有异常早分析、有问题早反映。二是由面到点,深入剖析原因,及时发现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提高预警的趋向性和有效性,深入发掘、分析数据背后反映的经济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工作建议。
(三)总结方法经验,提升工作效率
在工作中规范流程,明确分工,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按时完成统计报表、统计监测等工作目标任务的同时,对于大量的临时性工作任务做到紧中有序,杂而不乱。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工作方法、调整工作方式,借鉴学习各盟市的先进方法和经验,有效、合理、及时地处理各项业务工作,不断提升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