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大
-
字小
2017年,全盟消费品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商品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消费品市场活力增强、潜力不断释放。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涌现,消费品市场业态结构、商品结构、城乡结构持续优化,消费渐成全盟经济增长驱动力。
一、全盟消费品市场总体情况
2017年,全盟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62.83亿元,同比增长7.4%,较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区0.5个百分点,位居全区第4位,较上年前移5个位次,主要表现为“三稳”:
(一)增速稳
从各季度看,二季度达到全年峰值8.7%的增速,与四季度7.4%的峰谷,区间窄幅波动0.7个百分点。分月度看,1-4月份达到高点9.0%,年末后两月为全年最低点7.4%,波动范围在1.6个百分点以内,运行区间较为平稳。
(二)城乡稳
城镇与农牧区市场均衡发展。2017年,在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和消费环境持续优化等多种因素带动下,城镇和农村牧区消费品市场均衡发展。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17亿元,同比增长7.4%,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农牧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66亿元,同比增长7.5%,低于全区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农牧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扩大,增速高于城镇0.1个百分点。
(三)行业稳
2017年,全盟商品零售实现230.19亿元,同比增长7.4%,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商品零售比重达到87.6%,在消费中的地位仍占主导;餐饮收入实现32.64亿元,同比增长7.2%,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
二、各盟市及旗县市(区)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一)各盟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情况
从分盟市情况对比看,全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于首位的赤峰(8.3%)0.9个百分点,比末位呼和浩特市(6.0%)高出1.4个百分点,位居全区第4位。总量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7%。
(二)各旗县市(区)消费均实现稳步增长
从分旗县市(区)消费增速看,十三个旗县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稳步增长,增幅波动区间在7.8-6.7%。5个旗县市(区)增速高于(持平)全盟平均水平,分别是锡市(7.8%)、蓝旗(7.7%)、西苏(7.6%)、白旗(7.5%)、东乌(7.4%),带动全盟增速较稳发展。
从总量看,9个旗县市(区)达到10亿元以上规模,分别是二连(36.26亿元)、锡市(67.43亿元)、阿旗(11.72亿元)、西苏(18.48亿元)、东乌(23.75亿元)、西乌(22.01亿元)、太旗(21.46亿元)、蓝旗(14.91亿元)和多伦(16.85亿元),9旗县市(区)总量达到232.87亿元,占全盟总量的88.6%,对全盟总量扩大起到支撑作用。
三、全盟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 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
2017年,全盟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49.34亿元,同比增长1.6%,较同期回升2.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8.7%,占比较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上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33个百分点。
(二)限额以下单位支撑作用明显
2017年,全盟限额以下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3.49亿元,同比增长8.8%,增幅较上年收窄3.7个百分点。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1.3%,占比较同期扩大1.1个百分点,上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个百分点。限额以下单位增速高于限额以上单位7.2个百分点,全年增速呈较快发展态势,成为拉动消费增长主动力。
(三)批零贸易业销售额持续高走
2017年,全盟批发业销售额完成594.36亿元,同比增长15.8%,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销售额完成291.06亿元,同比增长19.5%,较上年增长3.6个百分点;零售业销售额完成303.30亿元,同比增长12.5%,较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
(四)住宿、餐饮业实现较快增长
2017年,全盟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完成11.44亿元,同比增长11.4%,较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完成36.15亿元,同比增长13.0%,较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
四、消费品市场的新亮点
(一)石油等主要商品拉动消费稳步增长
1.石油制品类上拉作用明显。2017年,全盟石油制品类实现零售额27.72亿元,同比增长8.2%,较上年提高11.9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保持正增长,上拉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0.9个百分点。
2.超亿元行业增速“3升3降”。全盟限额以上产品类值中,“3升”行业的石油及制品类、烟酒类和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分别增长8.2%、0.7%和0.8%;“3降”行业的服装类、粮油食品类和汽车类分别下降10.9%、1.3%和5.5%,以上6个行业零售额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3.7%。
3.消费转型升级类商品消费增长较快。全盟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响制品类、中西药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用电器及音响制品类增长较快,完成零售额2.12亿元,同比增长8.8%。
(二)旅游、外贸及新型业态助推消费品市场向好发展
1.旅游休闲娱乐为消费市场催生新热点。2017年,全盟全力打造“辽阔草原 锡林郭勒”品牌,吸引众多外地游客。据盟旅游部门数据显示,2017年全盟累计接待旅游者1547.94万人次,同比增长6.72%;实现旅游总收入369.98亿元,同比增长16.90%。“牧人之家”累计接待游客124.77万人次,营业总收入1.34亿元,户均利润22.7万元,人均纯收入1.2万元。
2.进出口增长六成,外贸形势好转。2017年,全盟进出口额完成14.35亿美元,同比增长62.5%。其中出口额完成2.41亿美元,同比下降12.4%,进口额完成11.94亿美元,同比增长96.7%,外贸增速与去年相比实现由负转正。
3.新型业态不断涌现。随着服务消费增长加快,而实物商品消费增长趋缓,不少大型购物中心顺应消费者需求,缩小零售业经营面积,逐步扩大休闲娱乐、教育服务等服务业经营面积,有效促进了锡盟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
4.新型营销模式力促消费增长。互联网销售业务迅猛发展,团购、代购、微店营销等新兴营销方式不断涌现,零售、餐饮等商贸流通企业加快线上线下融合。民盛商贸率先探索与“互联网+”融合,利用自建线上商城,积极开展“跨年大促”、“超级品牌日”、“双十一好货提前抢”等各类线上促销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消费体验,深度挖掘消费潜力。
5.新消费政策催生“新动力”。“十三五”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刺激消费的相关政策,创造“新消费”,催生新动力。“二孩”政策实施后,儿童用品需求不断扩大,2017年,全盟限额以上儿童玩具类同比增长10.0%。
五、建议
(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建立全面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提高居民收入,进而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一是努力促进居民增收。加大初次分配向居民倾斜的力度,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和完善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监督和规范企业的分配行为。二是努力提供就业机会。全盟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加大培训和就业引导力度,同时以各大高校为依托,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通过搭建更好的创业平台和做好后续服务,为他们施展才华、发挥才能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走创新驱动道路,深挖发展后劲
鼓励扶持传统企业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催生新的商业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引导传统企业开展网络销售,加强品牌宣传,进一步提高草原品牌影响力,让草原深处的特色产品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更远,促进企业以销售模式的创新来增强活力和竞争力。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助力消费品市场发展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振城乡居民消费信心。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民生改善力度,通过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基础教育、保障性住房以及最低生活等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在确保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基础上提振消费信心,助力全盟消费品市场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