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大
-
字小
2012年,全盟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大对儿童事业发展的投入,儿童生存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儿童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监测指标完成情况
(一)卫生保健
1.婚前医学检查有所提高。2012年,全盟婚前医学检查率达86.91%,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
2. 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减少幅度较大。2012年,全盟婴儿死亡42人,比上年下降30.0%;5岁以下儿童死亡48人,比上年下降23.8%。
3. 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百白破、麻疹、乙肝、甲肝、乙脑和流脑等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8.0%以上。卡介苗接种率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乙肝疫苗接种率与上年持平;脊髓灰质炎、百白破、麻疹、甲肝、乙脑和流脑等疫苗接种率分别比上年降低0.04个、0.03个、0.02个、0.06个、0.05个和0.11个百分点,接种率均控制在较高水平之内。
4. 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有所降低。2012年,全盟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达0.22%,比上年降低0.08个百分点。
5. 儿童保健管理水平得到提升。2012年,全盟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达91.77%,比上年提高4.56个百分点。
(二)教育
1. 学前教育取得积极进展。2012年,全盟进一步强化学前教育发展措施,制定出台民办幼儿园扶持政策,以满足广大儿童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全盟在园幼儿20067人,比上年增长11.7%;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69.94%,比上年提高4.68个百分点。
2.义务教育得到均衡发展。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的管理和指导,积极推进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确保流动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2012年,全盟全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100.0%;小学五年巩固率达94.60%,比上年降低4.08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6.03%,较上年降低0.27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9.33%,比上年降低0.62个百分点;特殊教育在校学生数349人,比上年增长46.0%。
3. 高中阶段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高中阶段实行免费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有所提升。2012年,全盟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7.97%,比上年提高0.37个百分点。
4. 教育助学体系进一步完善。为保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盟行署制定出台义务教育阶段助学管理办法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实施办法,教育助学体系得到完善。
(三)法律保护
2012年,全盟公安机关重点开展社会治安集中整治和打击拐卖儿童犯罪专项行动,破获拐卖儿童案件2起,与上年持平。救助庇护妇女儿童19人次,比上年下降13.6%。
(四)社会生活环境
1. 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稳步推进。2012年,全盟共完成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资6136万元,解决了2.0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牧区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重达60.38%,比上年提高1.96个百分点。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54.26%,比上年提高2.87个百分点。
2. 农村牧区卫生厕所普及率有所提高。2012年,全盟农村牧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7.57%,比上年提高0.74个百分点。
3. 城镇居民居住环境不断得到改善。2012年,全盟各旗县市(区)城镇园林绿化完成投资5.5亿元,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3442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20.37%,比上年提高3.55个百分点。污水处理厂由上年的2座增加到7座,全年污水处理量达148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42万立方米,增长1.01倍。城市污水处理率达60.63%,比上年提高14.46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55.32%,比上年提高7.8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农村牧区开展两个系统管理受成本较高,投入不足影响,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由于全盟地域广阔,农牧民居住分散,给农村牧区开展两个系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建议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方面,应充分考虑地区的特殊差异,重点向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倾斜,切实提高偏远农牧区儿童的健康水平。
(二)妇幼保健机构亟待加强。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普遍短缺,部分地区妇幼人员变动频繁,队伍不稳定。建议各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切实解决妇幼保健医疗卫生机构编制短缺,人员不足问题,为儿童提供均等化的保健服务创造有利条件。
(三)社区服务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在一些地区、一些小区仍存在着覆盖面窄,功能不够完善,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与居民的现实需求不相适应。建议政府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组织积极兴办各类服务设施,参与共建居民便民利民服务网点,为城镇社区居民,特别是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完善的生活娱乐发展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