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大
-
字小
1—4月,锡盟规模以上服务业涉及17个行业54户企业,主要效益指标运行呈现降中趋稳态势。共实现营业收入6.40亿元,同比减少0.33亿元,下降4.9%。实现税金总额0.32亿元,同比增加0.07亿元,增长28.0%,其中,应交增值税实现2765.3万元,同比增长31.8%;营业税金及附加实现408.8万元,同比下降0.6%。利润总额由上年的亏损0.58亿元下降到0.54亿元,减亏0.04亿元。
一、三大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一)铁路、道路运输业拖拽加剧,其他营利性高速增长
1—4月,受经济下行影响,煤炭市场萧条、拉运业务量大幅下降所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持续下滑,拖拽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10.8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业实现营业收入2449.4万元,下降39.1%;道路运输业实现营业收入7611.6万元,下降45.3%;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实现营业收入2078.4万元,下降14.8%。在营业收入整体下滑的态势下,其他营利性企业依托商务服务业企业业务扩大的拉动,实现营业收入5889.8万元,同比增加1322.3万元,增长29.0%。
(二)利润减亏超四百万,行业呈现亏多盈少
1—4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亏损收窄,同比减亏435.8万元。17行业呈现11亏6盈利态势。其中,11个亏损的行业是铁路运输业亏损6598.5万元;道路运输业亏损1130.4万元;航空运输业亏损619.0万元;邮政业亏损564.3万元;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亏损230.6万元;娱乐业亏损109.1万元;专业技术服务业亏损99.8万元;公共设施管理业亏损93.5万元;物业管理业亏损16.1万元;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亏损8.5万元;居民服务业亏损4.7万元。6个盈利的行业是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实现利润3036.9万元;商务服务业实现利润894.0万元;仓储业实现利润105.8万元;教育业实现利润59.0万元;租赁业实现利润0.5万元;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实现利润0.1万元。
(三)三行业对应交增值税增量的贡献达97.3%
1—4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税金总额受营改增政策影响,应交增值税增速超三成,实现2765.3万元,同比增加666.8万元,增长31.8%。其中,增量居前三的行业是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增加558.8万元,铁路运输业增加59.6万元和专业技术服务业增加30.3万元,三行业对应交增值税增量的贡献达97.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模以上服务业占全区比重小
截至4月末,全盟规模以上服务业54户企业,仅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1435户企业的3.8%,户数居全区第9位。比居前三位的呼和浩特市的320户相差266户,鄂尔多斯市的247户相差193户,包头市的228户相差174户。比排后三位的乌兰察布市、兴安盟和阿拉善盟分别多25户、28户和30户。
(二)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不均衡
截至4月末,分地区看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主要聚集在我盟政治文化中心锡林浩特市,共有27户,占总量的50%。其它企业分布在二连市9户,太旗5户,乌拉盖5户,蓝旗和多伦各2户,东苏旗、西苏旗、东乌旗和西乌旗各1户。阿旗、黄旗和白旗3个地区目前为零。
截至4月末,分行业看我盟规模以上服务业以传统交通运输产业为主,54户企业中交通运输业(铁路、道路和航空)达12户,占规模以上服务业户数比重的22.2%。商务服务业9户,物业管理5户,专业技术服务业5户,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4户,仓储业4户,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3户,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3户,邮政业2户,居民服务业2户,还有5个行业均只有1户企业。
三、建议
规模以上服务业纳入GDP核算以来,在结构升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全盟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单位数量少,规模小、行业代表性不足,不能真实全面反映全盟规模以上服务业经济效益。建议全盟各级领导重视规模以上服务业提限工作,发挥职能部门和属地管理作用,多方面搜集符合规上服务业新增申报条件的企业情况,加大企业提限力度,做到应统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