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业务 > 发布与解读

一季度全盟经济运行的“七个特点”和“两大问题”

发布时间:2013-04-27 来源:锡盟统计局

 

一季度全国、全区经济呈现较明显的低走态势,生产总值分别增长7.7%9.9%,较上年全年分别回落0.1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能源、原材料产品市场需求不足、价格下跌。我盟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外部依存度较大,在整体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一季度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缓行态势,较上年全年的增速相比,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回落,固定资产、财政收入指标由升转降。全盟经济运行态势虽然趋缓,但经济结构得到调整,表现在第三产业、非公经济和非煤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提高,节能形势明显好转,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一、全盟经济运行呈现七个突出的特点

(一)生产总值历史同期首次超百亿,增速快于全区平均水平

一季度,全盟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4.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1%。增幅高于上年同期5.7个百分点,高于全区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仅低于乌海市0.1个百分点,居全区第2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85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居全区第1位;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7.98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居全区第6位。其中:工业和建筑业分别完成增加值76.57亿元和1.42亿元,同比增长14.1%3.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4.47亿元,同比增长11.0%,增速居全区第1位。三次产业结构为:1.874.723.5,较上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持平,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

(二)农牧业生产准备有序,开局良好

今年以来,全盟农田土壤墒情良好,春播生产形势较为乐观。据农情统计,全盟总播种面积稳定在375万亩以上,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80万亩。截止3月末全盟已调入化肥、农膜、农药和各类农作物种子1.8万吨、210吨、110.8吨和7594万公斤,分别占需要量的42%26%15%63%。畜牧业生产形势也好于往年,截至3月末,全盟共接产仔畜458.8万头只,成活率达到99.5%一季度,全盟出栏牲畜为11.39万头(只),同比增加1.56万头(只),增长15.9%全盟肉类、牛奶和禽蛋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3.3%13.3%11 %,有效保证了畜禽产品的市场供给,促进了农牧民增收。

(三)规模以上工业结构有所调整,除能源外的四个优势产业发展态势强劲

一季度,全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72.36亿元,增长14.5%,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居全区第6位。分行业看,能源工业仅增长4.4%,其中原油和电力行业分别同比增长27.5%6.6%,原煤开采业同比下降4.8%;除能源外的冶金、化工、建材和农畜产品加工四大优势产业增势较好,增速分别达到44.4%67.2%43.1%66.7%,这四个行业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0.4%提高到27.5%。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76%,快于重工业66个百分点,轻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5%提高到5.1%。分经济类型看,非国有制工业增长38%,快于国有工业34.4个百分点,非国有制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9.5%提高到35.6%

(四)固定资产投资虽因季节性因素同比下降,但降幅较上年同期明显收窄

一季度,全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27亿元,同比下降10.0%,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35.1%)收窄25.1个百分点。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煤炭、化工、电力生产、房地产和科研服务等5个行业,分别完成投资2.8亿元、5.23亿元、1.57亿元、1.19亿元和1.87亿元,5个行业的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89%。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多数重点项目尚未开工,从目前的投资构成来看,70%以上来自设备和工器购置,而建筑安装工程量占比不足30%,这一比例与全年的情况(设备购置占30%,建安工程占70%)恰好相反;从投资进度上看,我盟一季度投资占全年的比重一般在5%以下,对全年走势的影响相对较小。

(五)金融、信息和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

一季度,全盟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4.8%25.3%,其中货款余额首次突破500亿元,达到506.64亿元;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1%,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均成倍增长。以上述行业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75亿元,同比增长18%,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36%,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此外,由于年初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增资,全盟卫生、教育、科技等非营利性行业职工工资增长幅度达到30%以上,财政一般公务服务支出增长20.1%,有力拉动了非营利性服务业的较快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和抵消了我盟第三产业增速因受当前生产和商品消费需求减少而产生的较大波动。

(六)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农牧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

一季度,在政策性增资、支农惠农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全盟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952元,同比增加581元,增长10.8%,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居第4位。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2332元,同比增加306元,增长15.1%,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居第5位。农牧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4.3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呈逐步缩小的趋势。

(七)节能形势明显改观,生产能耗大幅降低

由于火电生产步伐放缓,加之上都电厂三期机组单位发电量耗煤水平大幅降低,今年以来全盟节能形势明显改观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96.72万吨标煤,万元产值能耗为1.34吨标煤,分别同比下降6.8%17.5%。与上年同期相比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和产值单耗均由升转降(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8.8%32.2%)。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及对策

(一)经济增长率低于上年全年水平,自去年以来形成的上升态势略有波动

一季度,我盟生产总值增长13.1%,增幅虽然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但较上年四季度环比回落5个百分点,较上年全年平均增幅低1.5个百分点。

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原煤开采行业负增长,成为主要拖拽因素

受原煤价格下跌(3月份同比下降20.3%)、市场需求不振的影响,一季度全盟原煤产量仅与上年同期持平,有8户原煤企业产量同比下滑,减产412万吨,其中锡市神华能源公司减产249万吨,降幅达33%,减产量占这八户企业的60%。八户原煤产量下降的企业共减少增加值约5亿元,分别拖拽工业增加值和生产总值增速7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

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明显趋缓,对第三产业影响较大

一季度,全盟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2.13亿元,同比增长11.1%。横向对比来看,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居第5位。纵向对比来看,增速较上年一季度和全年分别回落4.5个百分点和4.9个百分点。以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为主的社会消费领域增势明显减缓,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生产性用油减少使全盟成品油销售额同比下降22.4%。其中:中石油销售公司同比减收近2亿元,下降22.7%

——受蒙古国矿山企业季节性停产等因素影响,对外贸易增势明显回落。一季度,我盟进出口总额实现4.51亿美元,同比增长8.5%,其中进口总额增长5.1%,增幅分别较上年同期回落49.1个百分点和18.4个百分点。

——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等改进作风系列措施出台后,各地集团性餐饮消费明显收缩。一季度,全盟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营业收入仅增长6%,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约14个百分点。其中:元和、玖苑等较大餐饮企业一季度餐饮收入均下降50%左右。

据测算,由于全盟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增速回落,分别拉低全盟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约1.1个百分点和 4个百分点。

3、交通运输业主要指标增速略低于上年同期,地方铁路货运量大幅下降

受原煤产量下降影响,一季度,全盟公路运输增速减缓,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增长16.5%17.8%,较上年全年分别回落约3.7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较上年一季度分别回落2.9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地方铁路降幅较大,货运周转量同比下降61.4%,降幅分别高于上年全年和一季度34.6个百分点和52.1个百分点。

(二)受经济增长步伐放缓、工业品价格下跌等多重因素影响,政府和企业收入明显受挫

—— 财政收入同比大幅减少,五大主体税种“一增四降”。一季度,全盟财政总收入完成36.37亿元,同比下降21.4%,扣除跨年结转的不可比因素也仅增长1.5%,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全盟税收收入下降16.6%,分税种看,五大税种中除营业税增长10.7%外,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资源税分别下降36.6%12.9%21.1%28.3%。分行业看,煤炭行业实现税收9.6亿元,同比减少4.5亿元,下降32.2%,影响全盟税收增幅约14个百分点。

—— 规模以上工业效益下滑,利润总额呈现负增长。一季度,全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1.49亿元,同比减少4.55亿元,下降28.4%。分行业看,原煤行业减利8.3亿元,化工行业增亏2.8亿元。全盟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超过百户达到104户,同比增加4户。亏损面达到30%,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1.2倍。由于市场需求不旺,企业流动资金明显趋紧,应收账款和库存两项占用资金超过百亿,达到103.94亿元,同比增长22.1%,增幅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13个百分点。

从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来看,我盟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0.4%2%24.2%,分别低于上年同期1 个百分点、0.6个百分点和11.1个百分点,进度并不理想。这既有全国、全区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也有我盟经济发展中结构单一、内生动力不足的掣肘;既有阶段性、季节性的问题,也有长期存在、亟待解决的难题。针对这些情况,各地区应及早谋划,超前考虑,加强形势分析和运行调度,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力争使全盟经济在二季度实现高走,为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是加大生产和运行调度。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主要经济指标的宏观走势,重点发挥各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和服务职能加大生产和运行调度使开工企业加足马力,建设期的企业尽快投产达效。同时积极配合统计部门,敦促企业完备开工手续,完善基础工作,并加强对企业运行的日常监控管理,确保如实申报统计数据,做到不重不漏。二是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和服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工作,推进结转项目尽快落实资金,争取早复工。督促新开工项目尽早办理相关手续,尽早入库纳入统计。强化大项目跟踪力度和协调服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三是提振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牧民的消费欲望。按照经济规律,相对于较高收入者,低收入群体增加等量收入所产生的边际消费意愿更加强烈。因此,在提高社会消费水平方面,政府资金的注入在较低收入群体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各地应在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养老和医疗保障水平的基础上,加大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通过家电下乡、文化下乡、消费补贴、信贷优惠等形式,鼓励和引导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牧民扩大消费规模、拓展消费领域,有效促进全盟第三产业繁荣发展。四是鼓励高端商贸企业拓展经营模式。中央提出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倡导公民勤俭节约,虽然对一些高端的零售、住宿、餐饮等企业影响较大,但这也是一个调结构、转方式的良好契机。各地应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引导、支持高端商贸企业顺应新形势,不断创新经营理念,适当开辟一些大众化、普通化的营销模式,促进大众消费增长的同时使商贸流通企业步入健康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