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业务 > 发布与解读

2018年锡盟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9-02-02 来源:锡盟统计局 那日苏

  2018年,全盟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得到优化,民间投资稳步回升,投资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同时也看到,投资项目接续动力不足,补短板强弱项仍需发力。

  一、投资总体完成情况

  (一)投资降幅居全区首位

  2018年,全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6%,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1.8个百分点,降幅居全区各盟市第一位。年初3-5月份全盟投资降幅位次基本居全区前列,6-8月份位次降至8-9位,到9-12月份分别回升至全区1-2位。投资降幅从2月份的-12.5%降至到6月份的-41.9%,从7月开始逐月收窄,到12月份降至-6%,降幅总体呈先扩后收态势。


  (二)各旗县市(区)投资均负增长

  2018年,全盟13个旗县市(区)投资增速全部呈现负增长态势,降幅在个位数有8个旗县市(区),降幅在两位数有5个旗县市(区)。


  (三)三次产业投资增速“两升一降”

  2018年,全盟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增速分别为20.1%、23.2%和-28.2%,投资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4.5:38.3:57.2调整为4.8:37.6:57.6,第二产业比重略降,第一、三产业投资比重小幅上升。

  (四)民间投资继续保持增长

  2018年,全盟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2%,占全部投资比重为35%,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9-12月连续4个月保持增长态势。从民间投资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同比增长63.8%,第二产业同比下降10.4%,第三产业同比下降0.5%。从内部行业看,民间投资18个行业中,农林牧渔业、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和教育7个行业呈现增长,分别增长45.3%、126.8%、101.4%、3.5倍、95.7%、25.6%和61.7%。

  (五)工业投资大幅增长

  2018年,全盟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3.2%。从内部行业看,采矿业同比增长115.3%,制造业同比下降15.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20.6%。分旗县看,二连、锡市、西乌、太旗、黄旗、多伦和乌拉盖7个地区工业投资均呈现增长,分别增长18.5%、17.1%、14%、19.2%、12.2%、14.3%和17.8%。

  二、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状况

  (一)一产投资带动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产业扶贫,农牧业投资不断加大,农牧业专业化、规模化初步形成。主要实施天然植物精深加工及制剂生产、中畜蓉泰牧业、农畜产品综合开发、马产品综合开发利用等项目。2018年,全盟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0.1%,较全部投资增速快26.1个百分点,一产投资占全盟投资的比重为4.5%,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二)二产投资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全盟加大引进实力强、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对传统产业企业实施改造升级,促进实体经济稳定发展。2018年,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2%。一是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不断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传统产业转型。主要实施多伦大唐煤化工、东乌京能500万吨/年褐煤热解分级综合利用、东苏大唐鼎旺煤制硝酸铵等项目建设,并在锡市、西乌旗和蓝旗实施了一批粉煤灰、脱硫石膏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大幅提高粉煤灰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推进能源、有色、建材等重点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2018年,全盟高耗能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78.9%和3.1%。二是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引进了一批大型现代装备制造企业,锡市中材科技、白旗健安诚、特变电工投产和金风科技等项目,基本实现了风力发电整机设备本地化,2018年,全盟风机设备造投资同比增长12.6%。三是引进助推新兴产业培育。从太旗的生泰尔科技、佰惠生糖业、造金刚石加工到白旗诺金炭素科技、海蒙石墨烯科技等新动能行业呈现良好势头,为培育更多产业领头羊打下坚实基础,2018年,全盟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4.3%。

  (三)三次产业投资结构得到优化

  “三二一”的产业投资格局不断巩固,第三产业投资占主体地位,2018年,全盟第三产业占全部投资比重57.6%,较去年提高0.5百分点。一是消费升级投资增长快速。随着旅游、文化和体育等领域投资快速增长,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如蓝旗的忽察文化产业、上都湖生态旅游牧场、大汗生态植物种植、多伦县文博旅游广场、哈达山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度假)和乌拉盖巴音胡硕镇特色景观旅游名镇项目,2018年,全盟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同比增长12%。二是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增长快速。加大企业生产提供配套服务能力,加速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有4家自治区级服务业集聚区,分别为安快物流园、康盛基业建材集聚区、太旗旅游休闲区和中国马都核心区;同时正在建设总投资1.4亿元的二连东新农业科技仓储物流园项目和富皇汽贸修配物流园二期。2018年,全盟仓储业投资同比增长66.5%。三是信息技术业为标志的服务业不断增强。云计算、大数据、创客中心等新兴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新动能。2018年,全盟信息传输软件业同比增长97%,其中,电信广播、互联网服务、软件信息传输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1倍、7.4倍和8.7%。

  三、投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投资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市场需求不足影响,加之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步伐较慢,锡盟长期依赖于能源型等传统工业投资,传统产业投资占比偏高,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利用率较低。2018年,全盟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业和有色金属冶炼等传统产业占工业投资比重仍高达90.1%。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起步晚、规模小。2018年,全盟医药制造业、非金属制品、酒饮料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仅占2.4%。

  (二)投资短板依然存在

  多年来基础设施投资占全盟投资比重的近60%以上,是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对弥补短板发挥了有效作用,但2018年以来基础设施投资增速逐步回落。全盟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同期下降13.6%,占全部投资比重降至55.9%,比上年降低4.7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业和水利环境公共设施业分别下降42.5%和46.5%。

  (三)新兴服务业投资不足

  全盟新兴服务业发展较慢,服务业投资中仍以房地产业、交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传统行业为主,2018年,上述三个行业占服务业投资比重达81.3%,而信息服务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业等新业态投资占服务业投资比重仅为10.3%。

  (四)民间投资领域有待拓展

  2018年,全盟民间投资中房地产业和电力热力燃气业占到全部民间投资46%,而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租赁商务业仅占14.9%,投资结构不合理。

  四、建议

  (一)加强重点项目推进步伐

  重大投资项目储备和及时开工是引领和支撑投资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各级政府应狠抓项目前期推进,加快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工作。同时做好项目的储备,对符合条件的投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避免项目的衔接出现断档,影响进度。

  (二)加大补短板投入力度

  全盟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仍有诸多短板和薄弱环节,应积极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生态保护、改善民生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发力,切实补齐锡盟短板。

  (三)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出台的鼓励民间投资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推进民间投资项目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投资环境,加强服务和引导,积极扶持民间投资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发展,保持民间投资良好增长势头。

  (四)强化重大项目资金保障

  资金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要采取有效措施,拓宽在建项目融资渠道,开创新的融资模式,加大筹融资力度。准确把握国家项目投向,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资金支持。加强政银企合作力度,搭建银企融资的桥梁,推动银企常态化对接,积极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