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退出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业务 > 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锡盟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郭峰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2019-07-29 来源:盟统计局

  7月29日下午,盟行署新闻办召开2019年上半年锡盟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锡盟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郭峰主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答记者问实录

  锡盟广播电视台记者:根据您刚刚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上半年我盟经济在面临诸多的压力与挑战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相对平稳、合理的增长区间,您如何评价我盟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

  发言人:谢谢您的提问。关于我盟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可以用“承压前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这12个字来高度概括。从外部环境来看,国家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传统产业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从自身情况来看,矿山企业整顿停产,风电企业气候制约,以及绒毛企业的诸多困境。可以说当前我盟所面临的经济运行压力是内外部因素叠加影响所致。从这个角度看,上半年我盟经济增长率保持在3%,特别是二季度达到3.7%,取得这样的结果实属不易。总体来看,我盟上半年的经济运行呈现“稳、进、优、新”的特点。稳,体现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速虽然低于全区平均水平,但仍在合理的、可控的区间,与上年同期相比持平,也实现了二季度以来盟委、行署经济运行调度的预期目标,三次产业均实现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也保持了平稳增长,增速高于或接近全区平均水平。进,体现在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环比明显回升,其中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较一季度提高1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虽然负增长,但较降幅最高的1-4月收窄3.6个百分点,在二季度呈现逐月回暖态势。优,一方面体现为经济结构趋优,上半年三次产业比重为3.4:49.7:46.8,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占比回落1.5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例趋于协调,第三产业对全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3.8%,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体现为经济发展质量趋优,三大主体收入(政府、企业和居民)增速均跑赢GDP。新,体现在经济增长的新生动力、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工业方面,上半年全盟有5户企业新建企业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其中太旗生泰尔(内蒙古)科技有限公司填补了我盟医药制造业的产业空白,这5户企业合计实现产值11.81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5个百分点;在服务业方面,全盟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50.8%,快递业务量增长28%,大数据产业发展态势看好,重点企业软通动力拉动上半年全盟规上营利性服务业增速12个百分点。

  锡林郭勒日报社记者:上半年我盟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态势良好,请问支撑投资增长因素有哪些?

  发言人:谢谢您的提问,上半年,全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9%,高于全区6.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区第三位,总体运行态势良好,主要支撑因素是工业投资、基础设施(补短板)、房地产三个方面。工业投资方面。上半年,我盟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1.8%,增速较上月提高14.7个百分点,上拉全盟投资12.6个百分点,工业完成投资占到全盟全部投资47.9%。从行业看,采矿业完成投资同比下降2.4%,制造业完成同比增长91.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28.3%。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全盟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2.9%,上拉全盟投资近15.7个百分点。一批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短板正加快补齐。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同比增长28.3%;交通运输业同比增长3.1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3.1%。房地产开发方面。上半年,全盟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1.38亿元,同比增长7.6%。棚改、保障性住房和货币化安置政策推动房地产去库存进度。商品房销售面积31.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1.6%。商品房待售面积78.4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0%,去库存效果良好。房屋施工面积228.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6%。新开工面积101.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倍。

  锡盟广播电视台记者:今年以来,盟委、行署深入贯彻落实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营市场活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请问我盟上半年民营经济发展的情况如何,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发言人:谢谢,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民营经济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总体来看,我盟上半年民营经济呈现出平稳发展、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民营经济支撑作用凸显,增速跑赢GDP。上半年,全盟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3.2%,高于GDP增速(3.0%)0.2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48.0%,较一季度提高6.0个百分点,对全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0%,拉动GDP增长1.53个百分点。从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其中,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0%,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0%;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比为39.9:60.1,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二产业下降2.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2.0个百分点,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从地区看,9个地区民营经济总量占比过半,依次是二连市(72.0%)、黄旗(60.8%)、东乌旗(60.5%)、白旗(59.0%)、西苏旗(57.5%)、东苏旗(55.8%)、多伦县(52.0%)、太旗(50.4%)和阿旗(50.3%)。二是民间投资降幅进一步收窄,占比超三成。上半年,全盟民间投资同比下降9.4%,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4.4%,降幅较1-5月收窄10.0个百分点,下拉全盟投资4.0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同比下降83.4%;第二产业同比增长46.0%;第三产业同比下降19.6%。从地区看,全盟13个地区中,6个地区呈增长态势,依次是黄旗(51.5%)、白旗(32.1%)、阿旗(26.4%)、西苏(18.4%)、二连市(17.9%)和锡林浩特市(12.1%)。三是民营经济占据消费品市场主导地位,对全盟贡献率过百。上半年,全盟民营消费品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5.09亿元,同比增长4.6%,增幅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总额85.7%,对全盟消费品市场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16.9%,拉动全盟消费品市场增长3.9个百分点。四是市场主体数量持续扩大,从业人员显著增加。截至6月底,全盟民营经济各类市场主体达到12.22万户,同比增长18.2%,占全盟全部市场主体户数的99.4%;注册资金达1715.55亿元,从业人员达到35.76万人,分别同比增长10.2%和14.5%,今年新登记注册民营经济市场主体1.03万户,从业人员达2.43万人,同比分别增长17.3%和2.8%。在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中,个体工商户达到9.71万户,从业人员达17.43万人,同比分别增长18.7%和17.6%;私营企业达到1.83万户,从业人员达到12.09万人,分别同比增长19.6%和15.0%。